第五十一章 有牛,有牛啊! (第2/2页)
李敬玄看着走在前头的那一支骑马的队伍,只觉得心痛的无法呼吸。
那些人,都是他从河西带回来的精锐,都是准备笼络为亲兵的对象,而且李敬玄在这之前还特意替他们向朝廷请了赏。
就算如此,这些人在回来的路上对他也还是冷漠居多,看不出多少感激的样子。
可他们,现在却甘心给那个匹夫做前驱!
一群才从前线沙场上撤回来的杀坯,身上的气质自然不可能亲和到哪儿去,裴氏子弟们下意识地紧张起来,领着一群下人守在门口,就怕这群人忽然冲进门抢了人就跑。
“姑爷想迎亲,得先答完题!”
有人硬着头皮喊了一句,然后有下人用竹竿挑起一张张写着题目的纸。
人群散开,一袭黑衣策马而来,裴氏子弟们下意识地看向他,在黑衣青年身侧,那些凶悍如骑兵一样的“家丁”,这时候却都在他身边翻身下马,隐隐有恭敬之态。
武安轻咳一声,他随意看了几道题目,就觉得有些头疼。
写诗也就算了,自己凭印象还能对付着抄点。
其余对联、字谜之类的题目,自己是真的做不到啊。
看到这位姑爷明显有些为难的样子,裴氏子弟们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答不完题目,可别想进裴氏的家门。
太子策马来到他身后,随意挥了挥手,马上就有数十道穿着绯色官袍的身影翻身下马,来到那些题目前,开始帮忙作答。
为首的裴氏子弟刚想呵斥说这是作弊,但他先是认出了那些人身上的官袍,不由得一愣。
“把笔递给我。”
一道略有些熟悉的声音,传入他耳中,那名裴氏子弟愣了一下,抬头看见来人居然是自己的长辈,顿时神情一变,结结巴巴道:
“伯......伯父?”
“把题目答案告诉我,快点。”
穿着绯色官袍的老者低声道,没有丝毫不好意思的感觉,等他写完答案后,则是看向旁边的那些红袍官员,不屑道:“替人家过来迎亲,来答题的本事都没有么?能不能快点?”
旁边的同僚们深吸一口气,写的更快了。
......
无论是裴氏,还是路边围观的人群,在那群绯袍官员出现的瞬间,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更有甚者,已经认出了那道策马立于武安背后的身影。
太......子?
这么多当朝大臣,这么多五品官员,以及......太子的出现,再加上最近的一些传言,仿佛许久之前有一只蝴蝶的翅膀悄然挥动,终于在此刻扇起了漫天狂风。
可是不管宫里的事情究竟会怎么闹,但很多人都会记得今天的这一幕。
李敬玄骑在马上没有动身,在他旁边的一名紫袍大臣翻身下马,来到人群面前,接过润了墨的毛笔,沉吟片刻,开始缓缓提笔写诗。
笔停,诗成。
然后,马上就有几名裴氏子弟诚惶诚恐的迎接上来,有人接过诗,有人立刻请他去侧厅喝茶休息。
按道理讲,结亲的队伍大部分人都是要留在外面干等着的,
可今天不同,这些迎亲队伍里大部分人要是得不到妥善接待,那反过来就是裴氏不懂礼数!
“今天高不高兴?”太子不知何时站在他身侧,凑着耳边轻声问道。
武安微微颔首,虽然他一开始对脚下的长安城并没有多少认同感,但在今天,自己的心里确实很舒服。
“今晚,我会让您更高兴。”
太子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指了指大门,正要说我们进去吧,但他忽然眼神一凝。
在整条街的另一头,人群开始轰然散开,在前方开道的,居然是宫内的禁军骑兵。
而在他们身后,一支庞大的队伍开始出现,吹吹打打的乐声,开始强横的镇压下整条街上的喧哗。
而在队伍前列,赫然又是三道策马而来的紫袍身影。
今日喧嚣的风雪之声,仿佛也在他们身前,悄然静止。
一名身着甲胄的武将纵马而出,来到裴府大门前,高声道:
“本将北门左羽林军中郎将李多祚,奉天后之命,替天后之侄向裴氏下聘!”
三名穿紫色官袍的大臣和宗室分别下马,神情都亲切的很,遥遥对着太子和武安的方向颔首示意,仿佛武安也是他们失散多年的侄儿。
李敬玄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那支队伍,心里忽然开始涌起几分后悔的情绪。
而太子则是瞪大了眼睛,他看了一眼身侧的黑衣青年,他原本志得意满心想着小老弟必然从此心悦诚服,可此刻,他居然有些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