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吃上红薯大餐 (第1/2页)
寂静过后,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
“太好了!一亩四千斤的产量,都快够一家子人吃了!”
就算这亩属于收成多的,其他能有三千多斤也很知足了,要知道水稻小麦亩产量在三四百斤,苞谷小米产量高,也才六百多斤,红薯比它们翻了多少倍?
种一亩红薯,抵种六七亩苞谷小米,近十亩水稻小麦了!
“不过红薯这是新鲜称的重,冬日都能吃新鲜的,冬日过去了怕是放不住,得想个法子存储起来才行。”秦婆婆提醒道。
李娥认同的点头:“和橡子板栗一样晒干,磨成粉不知道成不成?晒干去除水份后重量会变轻,就是不知道会轻多少?”
“烤好后红薯轻的不明显,我估摸着晒干后重量差距不会太大,红薯不像马齿苋那些野菜,晒干后轻的可怜;
况且红薯全都能吃,苞谷不仅要晒干还有棒子,红薯怎么也比它多。”洪明按照经验,分析道。
其他人一想也是,红薯水份确实不大。
况且从收获到天气转暖,能吃上半年新鲜的,剩余的晒干存储,和其他粮食相比简直好到天上去了!
亩产量四千斤啊,这个数佛前许愿都不敢许!
要是其他地方也种上了红薯,是不是都能填饱肚子......
赵老大对上妇人们乐呵呵说道:“咱们今年种的多,还有其他杂粮粗粮嘞,根本吃不完,还是合计合计剩下的怎么弄干储存起来吧。”
就算凌逸和他们换,但哪里换的了这么多?剩下的趁着新鲜有空收拾出来,不然放的时间越久越干巴,后面即便弄干口感也不好了。
江大波兴奋的附和道:“对啊对,是直接晒干,还是要像豇豆一样焯水后再晒干?
还有是直接晒干磨成粉,还是要和蕨菜一样,打砸出浆汁沉淀后取粉?
除了这两种,还有其他保存的法子不?”
沈清:.....两种倒是都可以,前者直接是红薯粉,加点面粉增加粘度包红薯饺子做红薯糊糊都成,优点是没啥损耗,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红薯分量;
缺点是口感不是很细滑,有点糙;
后者就是红薯淀粉,做法和藕粉葛根粉一样,优点是入口细腻,红薯渣能喂猪喂鸡等,缺点是损耗比较大,一斤红薯大概能出一两多到二两的红薯淀粉。
至于其他的保存法子,也有不少,像红薯粉条、粉丝,红薯干,不过不急,对于吃食的保存方法,历朝历代的人都很聪慧,可能法子比现代的华国更多——形势和环境所迫,为了生存以及更好的让全家人活下去,只得尝试各种法子保存食物。
她看向低头不知在想什么的凌逸,想到今年的红薯虽然大丰收,但能留下的可能不多,或许用不上保存法子。
江二爷同样看向凌逸,沉稳提醒:“这红薯产量没想到能如此大,你需要换多少斤去?之前只是听沈清提过你想用牛羊肉换红薯,但怎么个换法以及是新鲜的还是干的都没说;
今日奔波劳累,你好好歇息,等歇息好了想一想怎么换,咱们两方好好商议一番再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