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虎跳峡奇功五毒,两种镖各有目标 (第2/2页)
南墙窗下的中年妇女正欲坐下去,忽见了这种情形,知道来者冲着小姑娘,而且来者不善,不禁为马翠萍捏着一把汗。
马翠萍双眼瞪着来人,虽然不知道什么来历,但见那阵势,就知道在当地是可以呼风唤雨的。果不其然,店家一见来人,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搐,吐出一大截淡红色的舌头,如口中衔着的一块冷铁。
“总爷,您老要坐哪儿?小的吩咐就是!”店家点头哈腰。
来人把红面孔一板,盯了店家一眼,“少来这一套,长沙城里,我潘天玖去任一客栈,店家的目光不都是跟着我走,我坐哪儿,不用问,那是我最如意的!”
“是!”店家诺诺而退。
马翠萍一听潘天玖就想起江湖中的五毒奇功,就想起那个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的虎跳峡。
原来潘天玖乃是五毒奇功的高手之一。
五毒奇功乃江湖黑道中最大的门派,所谓五毒乃毒掌、毒镖、毒针、毒箫、毒蛇。潘天玖乃五毒俱全,另外还有梨园先生、赤化邦、柳啸龙,此四人合称五毒奇功的四大高手,其中以柳啸龙居首,潘天玖次之,赤化邦居三,梨园先生功夫最弱。他是在游学的时候遇到了五毒奇功第四代掌门人李益谦的。1870年的梨园先生26岁,正是人生的轻壮年时期。两人畅谈甚欢,李益谦见梨园先生谈吐不俗,很有学问,甚是羡慕,遂将五毒奇功之一的毒镖传授给他。
梨园先生当初觉得这玩意有点“下三滥”的意味,不愿意学,却又不好当面拒绝。但觉得这只不过是一种功夫而已,对方也是一番好意,况且李益谦也说了:“你先学会,可以不用啊!只是在觉得必须用的时候使用啊!”
李益谦这一说,激发了梨园先生的思想。他忽然想起,发生在十年前,也就是1860年10月18日的“火烧圆明园”事件,那是中国人最大的耻辱之一。那年16岁的他,正准备去考举人,正在努力研习学问,准备迎接1874年的科举考试。这一事件,使他的举人梦想落空。他不时地看到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欺辱中国人,气愤至极,却又无可奈何,心想,学会这玩意儿教训教训那些在中国的土地上侵害中国百姓利益的洋人,也未尝不可。
出于这样的想法,梨园先生才勉强学了。
梨园先生非常痛恨耀武扬威的洋人,对天地会、哥老会也有一种天然的敌意。这两股势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他的安逸生活。当年学会毒镖之后,他曾设计了一种镖头小而尖利的毒镖,专门用来对付那些欺辱中国人的洋人的。后来其他地方的天地会越来越销声匿迹了,唯独江南天地会的分支哥老会还不时地行动。朝廷效仿当年曾国藩,招募、训练一队人员,暗中对付天地会、哥老会成员。他不想用这种含有剧毒的镖来对付中国人,于是又设计了一种镖头大而迟钝的无毒的镖。
两种镖不仅外表不同,内涵也极具玄机。镖头小而尖利的,是毒镖;镖头大而迟钝的,是无毒镖。有毒镖又称之为“杀人镖”,无毒的镖称之为“敲打镖”,意在敲打敲打天地会的成员,适可而止,不要动作太大。
由于梨园先生要做学问,很少在江湖上走动,他找了两个武功不错的人,代他处理江湖上的一些事。这两人就是胡生华与陈天桂。在梨园府里,也只有胡生华和陈天桂两人可以使用他的镖。但是,也有严格限制,对付可恶的洋人,用“杀人镖”,对付天地会、哥老会的人,一般只用“敲打镖”。不过,这常常事与愿违。镖在别人手中,别人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另外还有何项专玩毒蛇,五人又各以一门毒功见长。但何项很少在江湖上走动,因此,江湖上常称呼为“四大高手”。
此四人,马翠萍皆听其父马福益讲过,而马福益只会过柳啸龙和赤化邦二人。
潘天玖以毒掌见长,一双肉掌以其独持的地理位置聚西南原始森林上百种罕见的毒草,取通天河源头之静水再配以古墓葬中的人骼髅,敲打成骨粉熬制成毒液,用一双肉掌在凌晨时分太阳出山之际,将手在砂石之上敲打得皮开肉绽到盘骨失去痛感时,浸入熬制的药水中,药水放置火炉上到微温时,微微的热气直往上冲,练功者将口张开,吞入腹中。凌晨时分清新的空气在周围弥漫,是练功者的最佳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