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柳啸龙逞威瓦滩河 马福益剑斗洞箫 (第1/2页)
马福益的长剑全长三尺,剑尖三寸比对方洞箫长一半,利攻击,且锋刃寒厉,压力比洞箫大,使用起来比洞箫沉重。
洞箫短小精悍灵敏无比,能攻能守,使用起来比长剑快捷。
当下那人将洞箫横揣掌心,一招“奔马拘蹄”直踹马福益心胸,继而手掌一翻,洞箫自上而下向马福益天灵劈下,再横肘向前暴长数寸,洞箫反指又复归原位,直指心胸。
这一招三式一气呵成,变招之快捷,看似平常,招式绝伦。
马福益不慌不忙,剑走游龙如一条巨莽沾在洞箫上,跟着洞箫游走,在对方的招式穷尽之际“嚓嚓嚓”地一连刺出三剑,分指对方谷气、臂合、甘肾三大要穴。
那人并不闪避,洞箫往回一拉,企图护住三大穴道,侥是他快捷异常,怎奈长剑在马福益手中,洞箫兀自慢了半秒,那人只得往旁边一闪,长剑已擦着肋处衣襟。
这一来一往,片刻间已使过六十余招,两人仍面色如常,也不喘气。
河岸边是一片狭长的沙地,两人打斗了一阵,沙石满天,河面上如雨点降下。
两人从高处打到低处,又从低处打到高处,平展的沙地裂出了无数条坎坎沟沟,已临近水面了,只要谁脚下一滑就会掉到河里去。
那人酱色的脸上撑得绯红,他暗自思忖,自虎跳峡出师以来闯荡江湖十余年,从未遇到过这等高手,自以为天下第一,而今日轻功的比试中自己已输一着,对方的武功也不在自己之下。
当下那人两腮一鼓洞箫分左右两头连环出击,招招紧扣,且一招比一招快,一招比一招狠,只在眨眼功夫便施出八九招。
马福益也不含糊,长剑向前一划,反向上挑,随即又向旁边一滑,只三招,那剑的凛凛寒光已将对方洞箫封住,迫得洞箫既不能自守,也不能强攻。
其剑法古怪绝伦,堪称江湖一绝。
那人连连受制于人,胸中怒愤顿出,眼皮反挑,横眉竖目,一声狂吼,冲天而起,洞箫挥出一股无形的内力在马福益头顶盘旋。
马福益被对方内力笼罩,不得脱身,长剑在头顶连出三招,只觉金铁交鸣之声划破耳鼓,那内力仍旧向下压来。
马福益暗惊道,此人功力如此之高,在当今武林青年高手中实属罕见。
那人居高临下,攻势甚猛,时间一长,那内力更在马福益头顶凝聚。
马福益心生一计,也一声狂吼,凝聚内力于右手掌,再通过掌心传送到剑锋上。“唰唰唰”一连三剑刺向对方的功力圈。
此三剑乃旋风剑中的奇特招术,非到万不得已时不用,其功力与剑锋所到之处威力突然增大。逼得那人的洞箫向上浮动了半分。
马福益瞅住时机,长剑反指,一腿曲膝,一腿斜伸,身体向一旁倾斜,且双脚同时用力在地上一按,整个身体擦着地面一窜而出,那身法古妙称绝。
那人的功力已用到十成,意在此着定能将马福益困守落败。谁知马福益抽梁换柱,逃出困境,那人出击的功力没有了支撑点,后身也失去了控制力,如一块石头下落,急忙收势已是不及,忙将洞箫往下一点,擦着马福益的脚踝骨,那洞箫已插入地下数寸,那人却跌了个狗呷粪。
马福益的脚踝骨被洞箫戳了一下,微感酸麻,他一掠出由于用势太猛,身体直冲滩河的水面。
毕竟是马福益,功力非同寻常,只见他手脚在水面上迅速滑动,利用快而不沉的惯性原理,手脚不断地在水面上划着圆圈,弄得水花四溅。
那人在岸上眼睛都没眨一下,数着马福益在滩流上旋转了九圈之后,头朝下,双脚朝上,腾出水面,在空中双脚不断地转换着方位,跃上岸来。
那人不由惊呼道:“此乃神功也!”只见那人一边说,一边也自横斜着身子,冲向滩流,在水面一掠,继而旋转了几圈,水花在他周围密密匝匝地围了一圈,末了也一跃而起,双脚盘在屁股下轻轻地落在水面上。
那人坐在水面上也不下沉,却随水漂流。
马福益不觉赞叹道:“好神功,好神功!”
接着马福益双脚平地拔起丈余高,冲向水面在空中旋转了两圈,双脚也盘在屁股下,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坐定。
那人微微一笑:“老兄,我们来个‘八仙飘海,各显神通’如何?”
马福益收剑归鞘点了点头。
那人把面孔一沉,屏住呼吸,双手按在盘着的膝上,身上的血液向着下半身流淌,全凝聚在屁股以下直至足底穴,身影稍微倾动一下,便稳坐着如河中的一个木桩,但下面的水仍旧在流,溅起的水花已打湿了他的衣襟。
这是著名的内家功法“观音坐莲台”。
这种功法是以本身的内力运至到水面上,让身体与水面隔着无形的内家功力,那功力始终在水面上漂浮,把人的身体托起。
马福益见对方把身体固定不动,自己将内力运至九成,且全都凝聚在足心穴与十个脚指头上,静静地屏住呼吸,身体兀自不动,双脚在水面上轻轻地划动,他的身体既不随水漂流,也不如木桩不动,而是慢慢地逆着滩河往上游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