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再入仙朝,筑基有成 (第2/2页)
紧接着,他察觉到这梦中身的丹田之中,太和之气如溪流潺潺,内息凝练如汞,法力充盈、凝实,隐有聚合之象。
“真炁化溪!这是第二境中期的标志!”陈清心头一震,心中欢喜,“果然,上次离魂时留下的执念起了作用!这具梦中身,在被跳过的时间里,始终在苦修!”
他立刻闭目内视。
“按《海岳残卷》所载,第二境‘冲和筑基’的前、中、后、圆满四阶段各有侧重。”
“前期,太和初生,气通正经。”
“中期,真炁化溪,骨泛玉泽。”
“后期,凝气化命符,经脉如琉璃。”
“圆满,炁海生旋涡,天灵透灵光。”
“如今,梦中之身已是中期,正好可让我在回忆中重温初期经验,再体悟中期玄妙!”
陈清心中振奋,转念又想:“修为精进了,那功法呢?意识抽离时,我让梦中身参悟《海岳残卷》、完善《太岳通天诀》,是否也有收获?”
他将心神沉入梦中身的记忆深处,不管闲散记忆,只专心梳理这些年的修行所得,当触及《海岳残卷》的感悟时,却是心头一震!
原本残缺的第一境修行要诀,竟被补全了大半,残卷上原本模糊不清的关窍、语焉不详的注释,竟变得清晰明了!
比如“气血如溪,需温养经脉”之后,原本只一句“以意导之”,如今却多了详细注解——
“初辟黄庭时,气血奔涌,需以观想之法引导,先观山势之稳,再感海潮之涌,使气血如山岳沉稳,似海浪绵长,方可稳固根基。”
再如“骨生玉纹,杂质化斑”这一关键处,原本只有警示,如今补上了解决之法——
“若骨生石斑,可寻地脉玉髓淬炼,辅以洗髓草熬制药浴,连浸七日,可消斑驳,复归玉质。”
……
如此这般,比比皆是!
陈清越回忆越是心惊!
“《海岳残卷》虽比太初仙朝的功法完善,可终究是残本,有许多细节缺失,修行时全凭师父口述和自己摸索。如今竟被‘陈虚’补全了大半!”他转念一想,“也对,此人天赋见识俱佳,又得清净参悟,自然事半功倍。”
再观那近乎补全的第一境要点,更是欢欣。
“这些补全的要诀,正好可教大螯小鳐入门,更可作为隐星门镇派根基!”
再看《太岳通天诀》,更是惊喜。
此功的第一境的修行要诀,虽仍显粗陋,却已融入《海岳残卷》精华:
原本只强调“山势厚重,需以刚猛之气冲关”,如今却多了“刚不可久,需辅以绵长之息”,融入了“刚柔并济”之意。
“假以时日,若能将《太岳通天诀》彻底完善,传于现世,我隐星门岂非又多了一部镇派功法?更能如大宗一般,分化出专修支脉!”
不过陈清在振奋之余,很快又冷静下来。
“终是梦中所得,需验证后,再传门人。”
想着想着,一段陌生经文忽然自心底浮现:
“海纳百川,浩渺无垠;云蒸霞蔚,气化万千……”
“水行至柔,却可穿石;云雾无形,却能遮天……”
“修行此法,当如沧海浩渺,包容万物;又如云霞变幻,无拘无束,因此此功可称《浩渺经》。”
“浩渺经?!”陈清猛然回过神来,“这不是徐昭缨所修功法吗?梦中身从何处记来的?”
正思索间,忽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陈道友,可在静修?”
一道女声响起,赫然是徐昭缨。
陈清收敛心神,起身开门。
门外徐昭缨一袭白衣,手持长剑,眉目如画,却透着一股凌厉之气。她的目光在陈清身上一扫,微微讶异:“道友修为又有精进?”
“略有所悟。”陈清含糊应答,暗中梳理记忆,随即暗惊。
距上次入梦竟已过去了一年半,在这期间,因徐昭缨时常来访论道,交流间,使他记下了《浩渺经》部分要诀。
“不愧是你。”徐昭缨笑道:“吕老说得没错,你果然是个修行痴人,连公主归来这等大事都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