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危机余波与新的暗涌 (第1/2页)
梅园的灯火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冬夜的寒气重新包裹上来。沈清辞沿着被花影覆盖的僻静小径,一步步走回自己那方清幽的小院。身后那场针对她的风暴似乎平息了,但她的心湖却并未恢复平静。萧珩最后那淡漠却不容置疑的话语,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嘉仪郡主的叫嚣更深、更远。
他出手了。
在她以伤为盾、据理力争之后,他以王府主人的绝对权威,一锤定音,彻底粉碎了赵明嫣的羞辱图谋。他维护了她“书房侍墨”的身份,也间接维护了她的……尊严?沈清辞心中并无多少庆幸,反而升起更深的警惕。萧珩此举,是出于对自身权威的维护?还是对她这个“棋子”价值的初步认可?抑或是……更深的试探?
回到小院,玉竹早已焦急地等在门口,见她安然无恙地回来,才长长舒了口气,拍着胸口:“姐姐!你可算回来了!吓死我了!里面……没人为难你吧?”她紧张地打量着沈清辞。
“没事。”沈清辞摇摇头,走进温暖的屋内。玉竹立刻手脚麻利地端来热水,帮她擦拭手上包裹棉布外沾染的寒气,又小心翼翼地查看是否渗血。
“姐姐你是没看见,那张管事刚才又来了!趾高气扬的,说郡主在宴上等着呢,让你快些过去……被我硬着头皮拦在外面了,我说姐姐手疼得厉害,实在动不了。”玉竹一边忙活,一边心有余悸地小声说着,“后来……后来王爷身边的一个小厮过来传了句话,说王爷让姐姐好好养伤,宴上不用伺候了。那张管事的脸,唰一下就白了!屁都没敢放一个,灰溜溜地跑了!真是解气!”
玉竹的小脸上满是兴奋和与有荣焉的光彩。王爷亲自发话护着姐姐,这在玉竹看来,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和靠山。
沈清辞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坐在窗边的小凳上,望着瓶中那几支疏影横斜的腊梅。萧珩的维护,如同这腊梅的冷香,看似清雅,实则暗藏锋芒。它固然暂时驱散了赵明嫣的阴云,却也必然将她推向了王府众人目光的焦点。从此,她沈清辞这个名字,将不再仅仅是一个低贱的罪奴,而是与摄政王萧珩有了某种微妙关联的存在。羡慕、嫉妒、揣测、忌惮……种种目光将如影随形。
果然,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虽在小院静养,却清晰地感受到了王府风向的微妙变化。
王嬷嬷依旧在祠堂罚跪,浣衣房暂时由另一个管事接手,无人敢再来小院生事。但前来“探望”的人却络绎不绝,虽然都被玉竹以“养伤谢客”为由挡在了门外。
有的是王府其他管事房里的嬷嬷、大丫鬟,提着些不甚值钱但聊表心意的糕点、伤药,言语间透着小心翼翼的巴结和试探,话里话外打听她如何得了王爷青眼。
有的是与嘉仪郡主走得近的、或是本身就看不惯“罪奴翻身”的仆妇,虽不敢明着挑衅,但路过小院时,那毫不掩饰的鄙夷目光和指指点点、阴阳怪气的低语,如同嗡嗡作响的苍蝇,令人心烦。
甚至还有一两个据说在书房外围伺候的、颇有几分姿色的年轻丫鬟,打扮得花枝招展,借口送东西想进来“认认门”,被玉竹挡回去时,那眼神里的嫉妒几乎要喷出火来。
“姐姐,你是没瞧见那些人!”玉竹气鼓鼓地关好院门,回来抱怨,“一个个的,都跟那闻着腥味的猫似的!以前在浣衣房,谁正眼瞧过咱们?现在倒好,都想来攀关系了!还有那几个妖精似的丫头,打量谁不知道她们的心思呢?不就是想学姐姐,也往王爷跟前凑么!”
沈清辞安静地听着玉竹的抱怨,手指轻轻抚过桌上摊开的一本《大胤地理志》。这是她昨日向王管事(萧珩身边的那个王管事)借来的,理由是“闲来无事,想认认字,免得日后当差出错”。王管事犹豫了一下,还是给她送来了几本最基础的书册。她的双手依旧包裹着,但手指已能在棉布下轻微活动,感受着书页的粗糙。她在“养伤”,也在利用这难得的平静,汲取着一切可能的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