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女人间的战争 (第2/2页)
我想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今天这场考试的‘实际情况’,向我认识的俄国同胞们,以及那些同样关心欧洲顶尖学府教育质量的宫廷和社交圈朋友们……如实转达。”
死一般的寂静!
“实际情况”被转达?在俄国上层社会广而告之?年轻的讲师和学生们心中瞬间恐慌起来。
去俄国当家庭教师!这是巴黎许多青年才俊——特别是那些暂时无法在拥挤的巴黎学术界站稳脚跟的人——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
沙俄宫廷和大小贵族们不仅出手阔绰,更能为他们提供跻身上流社会的道路。
德高望重的杜朗教授都曾是这条路上的受益者。
如果因为莱昂纳尔一个人,导致俄国上层社会对索邦的整体评价降低,那无疑是一场灾难!
惶惶不安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开始在旁听席上蔓延,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瞬间转移到了三位考官肩上。
亨利·帕坦院长登时就急了:“索菲娅,你刚刚说自己只是来旁听的……”
索菲娅没有理会院长,而是转头望向后面的旁听席:“听说《费加罗报》《小日报》《共和国报》都有记者来了?
希望你们还有法国新闻人引以为傲的独立精神!”
亨利·帕坦院长立刻就闭嘴了。
现在摆在三位口试评委面前的,是在索邦的名誉和莱昂纳尔的名誉之间二选一。
那么答案就很明显了……
“慢着!”又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出现在口试教室的门口。
众人看去,发现是一位身着华丽长裙、气质高贵的女士。
教务长杜恩先生气的眉毛都在抖,在他心里,这简直就是索邦的蒙耻日。
这位女士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却清晰地响彻全场:“我是丽雅,罗斯柴尔德夫人托我向诸位传达她对索邦学术公正性的一贯信任。”
听到“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刚刚站起来准备怒斥的杜恩先生又坐了回去。
丽雅的声音依旧平稳:“罗斯柴尔德夫人认为,索邦真正的学术声誉危机,从来不在于一场学生考试题目的难度高低。
而在于它能否在任何压力下,坚持既有的程序和标准,不为任何外在干扰所动摇。
因为所谓‘捐赠人的意愿’就推翻既有的评判结果,这才是对索邦学术灵魂最大的伤害!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夫人才会认为索邦有失水准,历年的捐赠……也许是个错误。
30万法郎虽然慷慨,但在索邦悠久的历史之中,也算不得什么不得了的数字。”
“嘶……”现场又是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阿列克谢耶芙娜男爵夫人今年虽然捐了30万法郎,但是前因后果大家都知道,明年大概率是无了。
罗斯柴尔德夫人则不同,她已经连续多年捐赠索邦,总额早已不止30万法郎,一旦失去她的信任,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更何况她身后是整个巴黎最有消费力、最慷慨的贵妇团。
亨利·帕坦院长和三位评委头皮都麻了,索邦的师生们更是没有见过这种场面。
索菲娅显然被那句“虽然捐了30万法郎”激怒了,站起来就要说点什么。
“各位,你们聊得这么热闹,都不问问我的意见吗?”
莱昂纳尔清亮的声音响彻了大厅。
大家终于想起来了,这还杵着一个大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