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故乡》掀起的风波 (第2/2页)
秘书将载有《故乡》和相关评论的报纸放在了「农业与商业部」部长阿道夫·勒普吕夫桌上。
正忙于起草农业税收新法案的阿道夫·勒普吕只是粗略地扫了几眼,便不耐烦地推到一边:“又是这些作家的无病呻吟!
夸大其词,耸人听闻!为了追求艺术效果,总是把最极端、最悲惨的例子拼凑起来。
法国的乡村情况根本没有那么糟糕,大多数农民是安于现状、安居乐业的。”
秘书善意地提醒道:“部长,现在关于这篇的讨论很多……舆论方面……”
阿道夫·勒普吕露出轻蔑的微笑,随即又语气又变得郑重起来:“为了伟大的法兰西,为了偿还国债、建设铁路和舰队,总需要有人做出牺牲。
所有的人都在承担着重压,并不是只有他们!
这些作家知道我现在每天都要加班至少半个小时吗?
唉,我也不是没有同情心,但……苦一苦农民,骂名我来背吧!”
————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海边,罗斯柴尔德夫人的豪宅里,《故乡》同样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讨论莱昂纳尔的作品——无论是回味无穷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是正在连载的《本雅明·布冬奇事》——已经成为一个固定话题。
当然在这里讨论《故乡》,色彩截然不同。
贵妇和绅士们穿着精美的服饰,品尝着香槟,在璀璨的水晶吊灯下,带着一种混合着好奇、同情和些许猎奇的心态,谈论着那个遥远的、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蒙铁尔世界。
伦图一家的命运成为了她们抒发怜悯之情的对象。
“哦,亲爱的,你读了吗?那个可怜的农夫,真是太悲惨了!”
“是啊,真难以想象,在我们法兰西,还有这样贫穷的地方。”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天哪,莱昂纳尔永远有金子一样的句子等着我们!”
“那是因为莱昂纳尔·索雷尔先生真是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能注意到并写下这些。”
端坐主位的罗斯柴尔德夫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弥漫在沙龙里的同情情绪。
她一直将莱昂纳尔视为自己最具眼光的一项“投资”和“收藏”。
自从索邦学年大考的口试现场,她派出自己的首席女仆丽雅当面与盛气凌人的索菲娅交锋之后,关于莱昂纳尔与她的暧昧猜测,就在贵妇人间秘密流传。
罗斯柴尔德夫人察觉到了,但并不在乎——莱昂纳尔不是肥胖、粗鲁的巴尔扎克——贵妇人们只会嫉妒得发狂。
所以,莱昂纳尔的每一次成功,都等于是她在贵妇圈中的声誉更隆重了一分。
想到这里,罗斯柴尔德轻轻放下手中的羽扇:“诸位,莱昂纳尔的文字让我们触摸到了法兰西的一道伤疤。
仅仅叹息是不够的,我们这些享受着巴黎繁华的人,或许应该为那些可怜人,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一场即兴的慈善募捐开始了。
贵妇们纷纷解囊,或许是为了真的同情,或许是为了迎合罗斯柴尔德夫人,或许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善良……
很快,一笔高达两万法郎的善款便被筹集起来。
罗斯柴尔德夫人当场宣布,这笔钱将以“巴黎友人”的名义,捐助给蒙铁尔小镇,用于“改善民生”……
————
莱昂纳尔并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巴黎再次引发了非同寻常的反响,他现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难度甚至超过了在巴黎挣扎求生的那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