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宁远大捷?袁崇焕? (第1/2页)
听到郭勋二字,张维贤心中猛的一惊。
身为当今勋贵集团中的代表人物,他怎么可能没听说过郭勋?
原因无他,只因郭勋和他一样都是勋贵集团。
不光如此,两人的身份等级还大抵相同。
两人同样都是国公级别的公爵,并且还都曾担任京营提督这一重要职位。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
郭勋乃是嘉靖皇帝时期的人物。
对于这样的人物,张维贤从小就没少听家中长辈说起他的事迹:
郭勋那时是嘉靖皇帝极信赖的大臣之一,也曾有过想改革京营的举动。
不过刚露出苗头,就被朝中文官集体攻击。
迫于压力之下,嘉靖皇帝只得将其暂时下入诏狱。
被关入诏狱之后,嘉靖皇帝三令五申不得对其动用任何刑罚,要保证其安全。
结果郭勋仍在几个月后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诏狱之中。
郭勋死后,京营大权被一分而三。
也是在其死后几个月,爆发了壬寅宫变。
如今张维贤听见皇上说起郭勋,心中也是大为感动。
他明白皇上这是在为他的安危着想。
不过在今天早朝说出那些话之前,他其实就早已做好了准备。
而且他心中有一个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想法:换我来办这件事的话,结果会不一样。
在沉默片刻后,张维贤面色郑重的回答道:“臣当然记得郭勋之事!但只要能为陛下分忧,对社稷有利,臣万死不辞。”
朱由检摆了摆手,没在这个问题上多讨论什么。
说起郭勋倒不是朱由检同情或者其他什么的,政治斗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
这个名字是他这段时间在书上看到的。
现在提起他,只是为了让张维贤明白有些事不是那么容易办的。
但通过张维贤的反应来看,他似乎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见状,朱由检开口问道:“所以你打算怎么改革京营?”
“回禀陛下,臣以为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查清京营中吃空饷的份额究竟有多少,接着将不符合基本条件老弱病残全部开除,然后再重新招募士兵操练,一番举措下来,必能重振京营。”
“从哪里招兵?军饷又从哪里来?查对京营人数时,遇到使绊子的,又该如何应对?”
“陛下,这......”
面对皇上的问题,张维贤一时语塞。
老实说,这些问题张维贤在早朝上奏之前也曾考虑过,要不然也不可能上折子。
他本来的想法是先举出这些例子,在得到陛下允许后,干了再说。
在真正干的过程中,再去一对一的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此刻面对着朱由检的询问,张维贤也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回答。
就在张维贤犹豫,是否直接说出自己心中“先干再解决问题”的时候,朱由检又开口了。
“还有,依你这套办法,最理想的情况下多久能有所成效?”
“回禀陛下,给臣三五年时间,臣定能将京营整顿一新!”
话刚说出口,张维贤自己就先低下头了。
没办法,人在去准备做一件事之前,所考虑的一定都是各种有利条件。
但真正实操起来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