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龙纛前压,铺天盖地(1w) (第1/2页)
随着圣驾队伍的继续前进。
小洪子也是再度来到了朱由检的马车之中,躬身汇报道:
“陛下,刚才外面有两三千号啸聚起来闹事的儒生士子,已被奴婢全部清理,咱们还是朝着原定路线继续前进吗?”
朱由检点了点头,对于刚才外面发生的这些吵闹,他并不在意。
他只是在马车里专心致志的看着沿海几座边关城市的地图,以及那里的城市信息,为接下来的行动提前做着谋划。
可以预料的到。
这件事发生过后,整个山东地区的世家豪族的反应必然先是震惊,继而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他身上。
而随着圣驾队伍愈发向海边靠近。
有些人便可能也会因此联想到他的目标是出海,并随之再做出一些小动作来。
想到这里,朱由检将地图上两座相邻的沿海城池指给小洪子:
“你带三千士卒,以朕的名义先去将这两座城给控制下来,为接下来渡海前往东江镇做好准备。”
“若是城中敢有反抗的,便立即诛杀。”
小洪子看了一眼地图,拱手领命道:“奴婢明白。”
随即。
小洪子走出马车,清点出三千人马后,立即往那座沿海城市的方向先行离去。
三千人虽然不多,其中还夹杂着大半京营新兵。
但在现如今这种情况下,却是足够横着走了。
一方面。
皇帝圣驾的名头不管走到哪里,对于名义上还是忠于大明朝的各地官府来说,都是不敢阻拦的。
另一方面,他们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虽说圣驾进入山东后办了很多事,杀了很多人。
但实际上的时间,还真没过去几天。
所以这三千人去突袭两个毫无准备的城池,绰绰有余了。
与此同时。
附近的一座城池之中。
孔胤昌坐在一间隐蔽雅阁之中,悠哉游哉的品着香茗。
而房间之内,则还站着一名卑躬屈膝的中年男人在一旁伺候。
此人乃是城里势力最大的乡绅,王氏王忠良。
此刻。
王忠良看着比自己小上快有两轮的孔胤昌心情似乎不错,也是凑上去满脸谄媚道:
“公子,想必现在这个时候,事情已经办成了。”
“那桀纣之君面对着咱们如此之多的圣人门徒,必定不敢轻举妄动。”
“说不定连他亲卫中的那些人,都已经在重压之下被论罪处罚了。”
“如此一来,只要其前进脚步一有所停顿,那公子所谋必然也就成了,咱们大明朝的祸害也被除掉了!”
孔胤昌想起自己哥哥的教诲,听着这话眉头也一皱:“什么桀纣之君?!要称圣上!”
王忠良慌忙跪地:“小人有罪!小人有罪!”
孔胤昌看着对方的卑微作态,这才点了点头,语气舒缓些许:
“起来吧,这次的事情你在里面出的力我都省得。”
“等到新君登基之后,我会告知兄长,让其在这城中设立一座圣人学堂,届时就由你王氏负责打点其中事务。”
王忠良闻言,也是再度将头磕的砰砰作响,谢恩的话不要钱的从嘴巴里往外冒。
在这城里,他虽然也称得上是一号人物。
但放在衍圣公府中的二公子面前,那就跟路边一条野狗一样没什么区别了。
王忠良一边磕着头一边忍不住的心中狂喜。
皇帝死了后,他们王氏就等于是彻底攀上了孔家这棵大树。
到时候。
比现在还要多上数倍的泼天富贵就要生生砸进王家了。
说起来,这事还真得谢谢皇帝。
要不然的话,这种好事哪能轮得到他啊?
就在这时。
房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王忠良一怔,随即面色一喜道:
“公子,想必是府中下人前来报喜了,小人去去便回。”
孔胤昌点了点头,拿起茶杯继续品起香茗。
对于孔胤昌来说。
现在所考虑的其实已经是后面的各项安置了。
这次能成功啸聚两三千号儒生,除了皇帝本人行事太过暴戾引起公愤外。
还有一点就是他本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借用了一些士绅的帮助。
像刚刚的王忠良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些人,肯定都是要对他们做出回报的。
否则以后孔家说话还有谁会听?!
还有那两三千名闹事的儒生士子,也要对他们进行嘉奖。
笔笔账目算下来,这可还真是一份不小的支出。
不过总体来说都是值得的。
等到皇帝驾崩之后。
各地世家豪族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再推举皇帝之时,必然会选择一名不谙人事的孩童上位。
到时候没了约束,他孔家在山东的地位也会进一步增强。
割出去的这些肉要不了多久就能补回来。
想着这些事情,孔胤昌也是忍不住暗暗点头。
然而就在此时。
刚离开没多久的王忠良突然连滚带爬的闯进了房间:“不不好了公子!!”
“那两三千名士子连带着我山东一些有名望的儒生.全.全被皇帝给杀光了!”
“你说什么?!”
孔胤昌听着这话顿时目瞪口呆。
手中价值数百两的古董茶杯都在惊骇之中从手中滑落,砰一声碎在地上。
“千千真万确啊公子!”
“他们说尸体都把城外的土地给铺满了!”
孔胤昌听着这话,直接一把推开王忠良夺门而出。
连马车都不坐了就牵上几匹快马往事发之地赶去。
这事实在太过骇人听闻,他甚至怀疑是三人成虎传错了消息。
必须要他亲眼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他才能相信。
但等孔胤昌来到事发之地,真正看见那成片的尸体之时。
他大脑不禁嗡的一声瞬间空白,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一句。
身边年纪稍大的几名随从看着这副场景,则是浑身颤抖:“他他怎么敢的!”
“这可是两三千名圣人门徒!”
直到此时,孔胤昌方才如梦初醒,对着身边人狂吼道:“闭嘴!”
言罢。
孔胤昌强忍住自己胸中的翻江倒海,立马带人往曲阜方向跑去。
此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必须要赶紧把这事告诉自家兄长。
衍圣公府邸之中。
虽然已是深夜。
但孔胤植却仍未睡去。
此刻他正坐在祠堂之中,就着明亮的灯火翻阅书籍,顺便等待着拦驾之事的消息。
没办法。
虽然孔胤植对此已是成竹在胸,但在没收到具体回复之前,一切就都还没有尘埃落定。
就在孔胤植思索之间,孔胤昌突然一脸惊慌的闯了进来。
霎时间。
看着自己弟弟这副模样,孔胤植便知道出事了,而且是大事!
但他还是强作镇静的开口询问道:“发生什么了?”
“兄长!那两三千号儒生,竟然全被皇帝给杀光了!他们甚至都没能让皇帝圣驾停一下前进脚步!我亲眼所见!!”
听着这话,孔胤植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但他毕竟已经年近不惑,人生阅历和心性远非常人可比。
在最初的惊骇过后,他立马开口喝问道:“圣驾队伍往哪个方向去了?可是直接往曲阜杀来了?!”
孔胤昌一顿,怔了怔后方才回答道:“那倒没有,圣驾队伍似乎是继续往海边去了”
听着这个回答。
孔胤植不再言语,而是背着手在祠堂内来回踱起步子来。
他最开始听到皇帝将那些儒生士子尽数诛杀的时候,便想着皇帝是准备一鼓作气直接杀来曲阜,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了。
若真是这样的话。
那他孔家便要联合山东地区的其他几大世家,直接正面和圣驾硬刚了。
不管此举会造成多么惨烈的后果。
不管这样做的影响会有多恶劣。
他孔家和其他世家豪族都再没有第二种选择了。
但问题是。
皇帝不管不顾的杀完那批人后,竟然是选择了继续往海边走。
皇帝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孔胤植开始不断在心中来回推演。
皇帝想动海贸?!
山东地区的海贸虽然不如东南、江浙一带发达,但总体来说也不算差。
虽说孔家的手没能伸到海贸上去,但孔胤植也知道那边的实力是个什么样的。
皇帝若是想轻易动海贸的,必然不是一两日就能有所成效的。
他也许可以通过奇袭之事拿下海边一两座城池。
但只要圣驾驻扎下来,那过个三五日后,在山东全境夹击之下,皇帝便必死无疑。
虽然孔胤植也很想让皇帝去动海贸然后送死。
可今日所发生的事,让孔胤植已经不敢再小觑皇帝。
必须要对其的所作所为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才行。
这个大多数人都能看明白的事,皇帝不可能料不到。
他要真想动海贸的话。
还不如先从京城把河北给打下来。
然后再从河北一步步打到山东沿海。
这样说不定还来的现实一点。
既然不是为了动海贸,那皇帝去沿海地区究竟是为了什么?!
孔胤植踱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心神也跟着转的越来越快。
突然间。
孔胤植心中猛的灵光一闪,想到一个极其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他随即对一旁下人吩咐道:“快去将沿海一带的地图取来!”
下人闻言,立即取来地图。
而孔胤植在对着地图一番研究,再结合一些最近的传言后,脸上也是露出了明悟的表情。
孔胤昌见状,赶忙凑上去问道:“兄长,你可是看出来皇帝一直往沿海前进究竟是为了什么了?”
孔胤植轻轻点了点头:“大明朝的圣上,终究是看的要更远一步啊。”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一直往海边走的目的,便是为了去东江军镇。”
孔胤昌有些摸不着头脑:“兄长,皇帝去东江军镇做什么?”
孔胤植深吸一口气后,缓缓解释道:“你可听闻了最近一些后金要进攻东江军镇的传言。”
孔胤昌一愣,这个传言他倒还真没注意,不过印象中确实是听人说起过一嘴。
可就算是后金想要进攻东江镇,这跟皇帝又有什么关系?
他还想去东江镇抗金不成?!
大明各地的事都不够他头疼的了,他还敢有这份闲情逸致?
他配吗?!
带着这份疑惑,孔胤昌开口道:“兄长,这不可能吧.”
孔胤植摇摇头:“不管可不可能,以圣驾的前行方向来看,也只有这一个推断才最为合理了。”
“就算这样能勉强说得通,但问题是东江镇主帅毛文龙不是一直与朝廷不和吗?”
由于毛文龙此人一直和辽东、山东的世家豪族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所以朝中一些官员便经常闲着没事就将此人拉出来弹劾一番。
因此毛文龙与朝廷不和是众所周知的。
有这种情况在。
孔胤昌就更想不明白,皇帝为何还敢在这个时候去东江镇了。
孔胤植再度摇了摇头:“之前不和,不代表现在不和,既然圣上敢去东江镇,那必然是和毛文龙私下约定好什么了。”
“我猜测,恐怕圣驾来山东的真正缘由,还是毛文龙事先向圣上密奏了后金来犯之事。”
“于是乎,圣上便想派人驰援东江镇,等到守住后金攻势之后,再选择其他方向退回京城。”
“恐怕这也是圣驾进了山东之后不管不顾,一路往沿海前行的原因。”
孔胤昌听着这家兄长的这番解释,一时间也是陷入了沉思。
不管这番猜测合不合情理。
从圣驾一直往沿海跑、和他丧心病狂诛杀数千儒生的事实来看。
也只有如此才能说的通了。
顿了顿后,孔胤昌开口询问道:“那兄长,皇帝此举确实超乎意料,但这步棋走的究竟是好是坏?”
此时。
孔胤植已然完全镇静下来,淡然一笑道:“昏招。”
“我倒是能猜到几分圣上做出此举的心意。”
“他在出京之前,想的肯定是既然大明朝已经全部动乱了,那倒不如把重心放在外部。”
“毕竟若是能成功抵抗住后金的这波进攻,便可为其再度积累一些名望。”
“利用这份名望,就可以再慢慢图谋,做许多事情了。”
孔胤昌有些迟疑:“兄长.那皇帝此举能成吗?”
孔胤植肯定道:“绝无可能。”
“东江镇,他绝对守不住,尽管我也不愿意承认,但后金已然是起了势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年辽东的几场大战和去年觉华岛之事,便是最好的例子。”
“虽然我还不知道他是如何击溃陕西套虏的,但若论作战勇猛,大明的军队是远远比不上后金的。”
“圣上他,想必是把后金当成草原上的那些套虏一般好对付了。”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凭借侥幸、付出惨痛代价守住了东江镇。”
“那各地世家们,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他带着那批残兵败将成功回到京城?”
听见自家兄长都这么说了。
孔胤昌一时间也是心中大定:“兄长,那我们该做什么?”
孔胤植喝了口茶水,淡淡道:“静观其变就是。”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圣上真去了东江军镇,等待他的也只有一死而已。”
“所以还不如让他早点儿去,省得再留在山东生事。”
说罢。
他慢慢咂摸起了杯中的茶水。
喝完茶后,孔胤植似乎想起什么,再度开口道:
“对了,胤昌你去知会掌管海贸的张家和田家一声,让他们紧密关注着圣驾的动向。”
“最好是在圣驾出海之前,再削弱一番他们的实力。”
孔胤昌用力点头:“我现在就去。”
至于如何削弱,那可太简单了。
都不用明着搞,随便凿沉几艘船,那圣驾能带去东江镇的人马就会少上一大批了。
至于补给什么的,自然是也不可能落入皇帝手里一点。
到时候随便找个地方藏上三五日,皇帝还能有时间把地皮给掀过来找一遍不成?
转眼间。
两三日时间又已经过去。
小洪子带着那三千人马不停奔袭,已然是控制住了朱由检吩咐的那两座沿海城池。
其中有些不听话的人,自然是直接杀了省事。
而已经到达沿海的孔胤昌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不过他并未感到沮丧,反而还更加确信自家兄长的判断是正确的了。
皇帝的最终目的就是东江镇,要不然他不会在这个时候动这两座离东江镇最近的城池。
至于这两座城,孔胤昌也没再去打它们什么主意了。
区区两座城池而已,其他地方联合起来,盯着别再让圣驾队伍获得更多的补给和船只就行了。
反正只要皇帝去了东江镇,那不管能不能顶住后金的进攻,等待他的就唯有一死了。
于是乎。
沿海地区倒是短暂陷入了诡异的平静,朱由检的队伍也没再遇到任何阻拦。
与此同时。
朝鲜。
国王李倧正在自己的宫殿内和几位心腹举办宴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屋内的气氛也是不由得活络起来。
李倧手下谋士张泽成趁机吹捧道:“主上,您这招借刀杀人用的当真是精妙无比!”
“等后金拿下东江军镇再由我朝鲜接管,那我们便可凭借东江镇的便利位置节制明朝。”
“不管是劫掠商船还是入侵内陆,届时对我朝鲜来说都是易如反掌!”
李倧摆了摆手,虽然心中对这个奉承颇为受用,但身为一国之君,明面上总不能表现的太过。
摆了摆手后,他开口问向自己的心腹将领李虎:
“李虎,后金的军队是何时动身的?”
李虎站起来拱手道:“主上,昨日夜晚他们便动身前往东江镇了,恐怕两三日之后便能成功登岛。”
“再算上攻城时间,一来一回的话,最多半月左右,便能收到他们的捷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