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校园重逢 (第2/2页)
陈曦突然红了眼眶,从包里拿出皱巴巴的信:“我给‘初心如嫣’写过信,说想退学直播,是你们回信说‘真诚的根要扎在泥土里’。”林宇抢过话头:“我用你们教的‘泥土滤镜’拍了苏州老巷,拿了大学生影像奖!”
念安把枫叶书签塞进陈曦手里:“姐姐,送给你!我妈妈说,真诚的叶子不会碎。”陈曦接过书签时,发现背面多了行小字:“愿你像桂树一样,扎根处自有花香。”
张子豪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想起办公室墙上的字:“初心如桂,落地生根”。腊梅的香气里,陈曦的粉裙子与王诗嫣的旗袍交叠,林宇白T恤的袖口和他当年一样磨出了毛边。远处传来评弹《枫桥夜泊》的调子,与七年前那个九月的午后,竟如此相似。
“爸爸,妈妈,”念安指着香樟树上的二维码,“刘阿姨说扫这个能看桂树的成长日记!”陈曦和林宇凑过去,屏幕上跳出张子豪七年前的留言:“2017.9.12,遇见穿粉裙子的姑娘,愿她的世界永远安宁如桂。”
王诗嫣靠在张子豪肩上,看着两个年轻人蹲在地上研究树皮上的虫洞,像极了当年的他们。腊梅突然落下几朵花,掉在陈曦的笔记本上,与她画的桂树重叠成画。
“子豪,”王诗嫣轻声说,“你看,真诚真的会发芽。”张子豪握住她的手,发现她无名指上的枫叶戒指,正与陈曦板栗壳手链上的光斑遥相呼应。而不远处的教学楼拐角,又有捧着书的学生擦肩而过,阳光透过香樟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他们故事的续篇。
夜风渐起,念安捡起地上的腊梅,插在陈曦的发间。张子豪的手机收到刘诗诗的消息,附带一张照片:肯尼亚咖啡农的女儿戴着板栗壳手链,在咖啡树下读《初心如嫣》。而苏州大学的香樟树下,林宇正给陈曦拍视频,镜头里没有滤镜,只有她发间的腊梅和裙角的泥土,在深冬的阳光下,闪着比嘉年华更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