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 为什么让我这样的小将对抗关羽 (第1/2页)
章武二年(223年),三月。
洛阳皇宫,太极殿。
曹丕正与文武百官商议如何征讨马超,夺回凉州一事,却见尚书刘烨急匆匆来报:
“陛下,刘备现已调派六路大军,共计六十万人马,自东北西南,六路来犯中原,请陛下速做决断!”
“什么?六十万?!”
曹丕悚然惊立,文武百官俱是倒吸一口凉气。
众人想的是:半年前,大魏三路伐蜀,才不过出动三十万人马,除襄阳一路外,另外两路那是打得蜀汉只能自守,而不能外攻。在总兵力上对蜀汉拥有极大优势。
这才半年过去,蜀汉怎么就冒出来六十万大军?
莫非是地上长出来的兵马不成?
要知道,大魏举国之力,也就堪堪将兵马维持在五十万左右。
所以,蜀汉拥有六十万大军这事极为不合理。
但等刘烨汇报完六路兵马详情,百官又纷纷颔首,暗道合理,太合理了!
感情这六十万兵马里的一半都不是蜀汉的。
司马懿出列行礼道:“陛下勿忧,此区区六十万人马,臣破之易如反掌。”
“现臣已破去五路,唯有一路尚有疑虑。”
这次是立功表现的好机会,司马懿没有再看贾诩反应,等曹丕话音刚落便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
“哦?仲达快快说来。”
司马懿道:“辽东之主公孙恭,粗略少谋,色厉内苒,此一路不足为虑。其弟公孙晃现于洛阳为官(公孙康之子,公孙渊之兄。因任子制在洛阳为人质,后因公孙渊叛乱而被下令处死)。陛下可命其作书信一封,去劝其兄。再令曹休领兵三万进驻渔阳,则公孙恭必不敢来犯。”
“鲜卑国主柯比能狡诈奸滑,虽率十万兵马出并州,却是怀有坐观成败相机而动之意,此一路也不足虑。陛下可令大将徐晃兵三万驻晋阳,另派人持书去问罪柯比能。轲比能必畏惧我大魏势大,而不敢进。”
“西凉马超新夺凉州,立足未稳,此一路亦不足虑。陛下可令张郃领兵三万进驻陇右,则马超必不敢轻举妄动。”
“汉中魏延修缮栈道,欲犯关中。此乃疑兵,不足虑。陛下可令曹真领五万大军驻长安,既防魏延,又可呼应张郃于陇右。”
“襄阳关羽虽有十万大军,然蜀汉小国,连年征战,府空民疲,焉能再战?这一路亦不足虑。陛下可令曹仁领兵十万驻宛城,关羽必不会轻举妄动。”
听见这话,曹仁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能不能换个人啊?
为什么总是让我这样的小将去对抗关羽……
司马懿继续说道:“只是孙权这一路,无人可派。”
人还是有的,曹魏宗亲里除了曹休,曹仁,曹真。还有夏侯尚和曹洪。
只是夏侯尚,曹洪二人并非帅才,恐非孙权对手,所以司马懿就没说。
其实司马懿心里是有一个完美人选的,那就是自己。
但因为曹丕对兵权抓得很紧,非曹魏宗亲是没有资格单独领兵的。徐晃和张郃之所以能领兵,是因跟随了曹操二十多年,深得信任,还是五子良将其二,才有单独统兵的机会。但二人每次统兵都不超过三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