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水产部要电鱼 (第1/2页)
在江平两个月的时候,谭雅萱就带着他去上班了,丈母娘也就没再来照应了。
江成骑着边三轮带着谭雅萱和孩子去厂里上班,厂里最初的办公楼一层有几件房间改成了哺乳室。
到达汽车厂后,江成送谭雅萱和孩子去了哺乳室才回的技术楼。
作为总工程师,江成就算有自己的安排,只要不是紧急的,也得每天先在办公室待到八点半。
厂里的工程师越来越多,江成也安排不过来。现在属于有任务的时候,优先任务工程。没指定任务的时候,是下面的工程师自主上报一些研究内容和方向。
江成觉得有用的方向研究,就会同意拨多一点的经费去尽快研究出来。觉得用处不大的,就少一点。
像陆振华,一开始安排他去研发机械爪钩,一开始爪钩大小是固定的。可能一条流水线上要生产很多种类型的爪钩。
当基础机械爪钩已经全部装配在车间上了,现在就是升级版的可调节伸缩大小机械爪钩了。
这东西在车辆组装车间很实用,但是江成在这方面投入不大。在这个年代不缺工人,就算把机械手臂制造出来了又如何,最多代替更多工人,甚至很多部位的焊接都可以用机器来操作。
江成宁愿把工厂挣的利润投入到设备升级,能制造更好的精密零件,而不是投入到代替效率的研发当中。
江成到了办公室后,就投入到工作当中了。空调也好,冰箱也罢,它们的核心是压缩机。懂原理的话,就会发现空调和冰箱结构不难。
可以说一台空调整体所有结构,还没有发动一半难。江成只要熟悉冰箱的结构和运转原理,他就能在脑中很快的推衍出一台简易的冰箱出来。
但要造一台不错的冰箱,那也要费脑了。因为他要研究的不是结构,是零部件的升级。
这个时代能造冰箱是没有错,但压缩机挺大,功效还不怎么好。甚至压缩机运转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比较明显。
冰箱的压缩机跟江成之前设计的空气压缩机运行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压缩的不是空气,是制冷剂。
冰箱的压缩机不需要那么大的功率,但运行方式是一样的。不过冰箱有一套制冷配置,让压缩机有了不同的功效。
如果没有制冷剂,再安装一个普通进气管,冰箱上面的压缩机跟空气压缩机没有区别。
而空调上的压缩机工作原理跟冰箱上的也是一样的,但为了达到不同的效果,需要一些不同的配置。
并且空调制冷的空间大,压缩机的大小也会大不少。
所以江成要解决的是问题不是光生产出适合冰箱和空调的压缩机,而是要解决大小和减震之类的。
而要解决这些,江成也很快的想到了方案,就是改变压缩机的运行方式。把活塞式的改成旋转式的,这样一来体积能小一半,震动更是能降低到很弱小。
旋转式的压缩机,特别是小型的,这在后世就是最常用的普通压缩机。但在这个时代,没有精密设备,很难做出合格的零部件。
比如气缸内壁的圆度公差,滑片的配合间隙,还有偏心转子的偏心距公差。
偏心转子是精准定位的问题,需要偏心仪,这个其实不难解决。因为国内已经有偏心仪,只不过不是采用的激光技术,是通过普通的光学原理来测量的。
没有激光的精准,但最多就是合格率降低,只要不断的调整,哪怕有百分之五十的合格率都可以接受。
至于滑片和密封需要的滑片弹簧,可以让飞机制造厂帮忙。关键就是气缸内部的圆度公差,并且还得保证不能有任何的坑洼,需要特别的光滑平整。
这个问题需要好的材料加精密设备,但是也可以找厉害的师傅来解决。比如八级技术工,据说八级技术工真的能依靠自己的技术用普通的设备制造出误差在多少发丝内的零件。
而一个八级工,不管是在什么行业,那都是大神一般的存在。哪怕是万人大厂,厂长都得跟人家客客气气的,过年过节甚至还要去拜访一下。
在设备技术水平不行的情况下,想要制造出一些高要求的产品,就只能依靠一些大师傅。哪怕江成技术再牛,没有能到达要求的精密设备,又没有能手搓高精密零件的大神,那他的设计只能是一张废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