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抢先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 我的小汉献帝啊,你可千万别病倒了

我的小汉献帝啊,你可千万别病倒了

我的小汉献帝啊,你可千万别病倒了 (第2/2页)

(孙策出身江东世族,父亲孙坚官至长沙郡太守、破虏将军,孙坚举兵讨伐董卓时,孙策携母亲迁居舒县,并与周瑜结交。
  
  初平二年,孙坚战死,孙策投奔舅舅吴景,不久又转投袁术,获准统率孙坚旧部,升任怀义校尉。
  
  袁术先后许诺孙策担任九江郡太守、庐江郡太守却两次食言,孙策因此失望。
  
  兴平二年,孙策请求率部征讨刘繇,袁术表奏孙策为折冲校尉,代行殄寇将军职权。
  
  孙策率兵南渡长江,趁机脱离袁术控制,并与周瑜合兵,先后击败刘繇、王朗、严白虎等人,占据江东五郡,自领会稽郡太守。
  
  孙策招贤纳士,重用张纮、张昭,以秦松、陈端等人充当谋士,快速发展壮大。
  
  建安二年,袁术僭越称帝,孙策致书与其决裂;曹操表奏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孙策又率部攻占庐江郡,尽得江东六郡,成为汉末割据一方的诸侯。
  
  建安五年四月,孙策在出猎途中就被仇人许贡的门客刺杀,重伤身亡,终年二十六岁。孙策死前,遗命其弟孙权继位,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仅以四年多时间就攻占江东六郡,开创了孙吴建国的基业。
  
  时人对孙策评价颇高,认为他勇谋兼备、善于用兵但郭嘉却认为孙策轻率而无防备,终将死于匹夫之手,两晋时期如陈寿、傅玄、孙盛等人盛赞孙策的勇武与才略,平定江东,任用贤能。
  
  后世学者同样认可孙策的功绩,倘若他能活得久一点,定会成为曹魏心腹大患;但仍有人认为孙策虽勇武有余,却以身犯险,缺乏君王风度。)
  
  (袁术,字公路,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人,司徒袁汤之孙,司空袁逢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
  
  袁术年少时被举孝廉,历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祸乱时袁术为后将军,后任南阳太守。
  
  初平元年,袁术跟随其兄袁绍共同讨伐董卓。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
  
  初平四年,又率领士兵在九江击杀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刺史,兼称徐州伯。
  
  建安二年,袁术利用编造的符命在寿春自立为帝,建号仲氏,但未被普遍承认。
  
  但由于袁术部下人心不稳,战场上又被吕布、曹操所败,于是将皇帝称号送给袁绍,自己则去投奔袁绍之子袁谭。
  
  建安四年,归顺袁谭未果于九江呕血而亡。
  
  袁术曾任扬州刺史,割据扬州、自立为帝,最后争霸失败,死于九江,葬于淮南。被后人评价为“勇而无断、无德无谋。”)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后被举孝廉,任辽东属国长史。
  
  在辽西与乌桓、鲜卑人作战期间,组建“白马义军“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也被称作“白马长史“。初平二年,与袁绍在界桥对战,因败退回幽州。
  
  初平四年,公孙瓒斩杀汉室宗亲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占据幽州之地,实力大盛。
  
  此后,公孙瓒又与袁绍为争夺北方多次开战,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战略形态转为保守,士气不足,渐失部下信任,建安四年,袁绍设伏,公孙瓒中计大败,被困高楼,引火自尽。)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国国相、少府,世人也称其孔北海、孔少府。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就知道让梨给兄长;十岁时曾独自一人拜会“天下楷模”、河南尹李膺。
  
  十一岁时父亲孔宙过世,他哀伤过度,以致要人搀扶才能起立行走,官府表彰了他的孝行。
  
  十七岁时因留宿党锢案逃犯名士张俭,他与母亲和兄长孔褒抢着承担罪责,从而名扬士林。
  
  其后,州府多次邀请他做官,孔融都婉言推辞,直到司徒杨赐聘请其做掾属[,他才接受,由此步入仕途。
  
  曾历任侍御史、虎贲中郎将、北海国国相、青州刺史、少府、太中大夫等职。
  
  建安十三年,孔融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捕丧命,卒年五十六岁,妻子和儿女也受到株连被杀。
  
  孔融能写诗,善作文,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散文。他的文章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引喻精妙、气势充沛,颇受魏文帝曹丕喜欢,称誉其为“建安七子”之首。
  
  孔融散文代表作有《荐祢衡表》《难曹公禁酒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
  
  (韩遂,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都人。
  
  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聚众十万。
  
  先后击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引起天下骚动,后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韩遂曾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后来二人关系破裂。
  
  袁绍、曹操相争之际,马腾、韩遂被钟繇说服,依附于曹操。马腾入京后,其子马超统领部队,推举韩遂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
  
  建安十六年渭南战役中,曹操接受贾诩建议用反间计离间关中诸将。
  
  马超、韩遂等部中计,各自为战,互不救援,被曹军各个击破。
  
  其后马超、韩遂领军败走西凉。
  
  韩遂渭水之战败于曹操后,从此一蹶不振,但仍然能在陇西一带纵横,多次与曹军交锋,直到病死陇西,被部将砍下头颅,送给曹操。
  
  韩遂作为人质的子孙都被曹操处死。
  
  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人,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他的父亲马平曾任天水郡兰干县尉,后因失官而流落陇西,娶羌女为妻,生下了马腾。
  
  在职业生涯中,马腾早年生活贫苦,以砍柴为生,但身材高大,性格贤厚,受到当地人的尊敬。
  
  汉灵帝末年,凉州叛乱频发,马腾应征入伍,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军司马。
  
  中平三年,凉州刺史耿鄙被杀,马腾联合韩遂、王国等人反汉,后被董卓、皇甫嵩击败,王国被马腾、韩遂杀死。
  
  董卓进京后,马腾与韩遂欲联合董卓起兵,后于初平三年率部进驻长安,被授予征西将军,屯兵于郿县。
  
  兴平元年,他联合朝臣诛杀权臣李傕、郭汜,失败后退回凉州。
  
  建安二年,曹操派遣司隶校尉锺繇说服马腾、韩遂归顺,并派遣子嗣入侍朝廷,马腾被封为槐里侯。
  
  然而,建安十六年,马腾之子马超联合韩遂抗曹,兵败后,马腾于次年五月被杀,并被诛灭三族。
  
  尽管如此,马腾在镇守关中期间,北御胡人,东防鲜卑,举荐贤才,保障了关中的安宁,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人。
  
  东汉末年名士,汉室宗亲,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长期担任荆州牧,汉末割据群雄之一。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早年受党锢之祸牵连,被迫逃亡,光和七年被大将军府下属,后任北军中候。
  
  初平元年,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移州治所于襄阳。
  
  次年,董卓专权,各州郡举义兵讨伐董卓,刘表率军驻扎襄阳。后将军袁术与长沙郡太守孙坚联合,企图侵占荆州,刘表命部将黄祖率军抵抗,射杀孙坚。
  
  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打算拉拢刘表作为外援,擢升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
  
  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并迁都许昌,刘表派遣使臣朝贡,却暗中联络袁绍。
  
  此后,刘表先后击败张济、张羡,攻占了零陵、桂阳二郡,割据荆州,拥兵自重。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袁绍向刘表求援,刘表坐观成败,并未出兵。
  
  曹操击败袁绍,又追击刘备,刘表接纳前来投奔的刘备,予以优待却并不重用。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大军还还没到荆州,刘表病逝,终年六十七岁。
  
  刘表建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忠等撰《五经章句》,又广求遗书,形成“古典毕集,充于州闾”的盛况,起到了保存文化的作用。刘表死后,幼子刘琮继位,率部众投降曹操。
  
  时人对刘表评价不高,如曹操、王粲、诸葛恪等都认为刘表割据荆州、包藏祸心,却不能任用人才。
  
  贾诩、荀攸也认为刘表缺乏才略,坐观天下,终究难成大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