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新唐传 > 第14章 惊晖

第14章 惊晖

第14章 惊晖 (第1/2页)

墨巨捧着刚出窑的琉璃酒壶跨进院门,巴掌高的壶身泛着琥珀色流霞纹。壶腹浑圆如拳,壶颈细长微曲,鎏金螭龙盘绕壶嘴,龙须用阴隼扣手艺嵌着十二片金箔——比宫里的掐丝珐琅壶薄七分,却能在掌中稳稳立住。
  
  “倒满!“李平康拎起酒提子。清亮的贞观醉刚注到七分满,壶腹突然显出十二道细如蛛丝的刻度线——这是墨离用酸液蚀刻的《九章算术》容量算题。壶嘴龙首微微昂起时,酒液竟能精确分出七钱一杯,误差不过半粒黍米。
  
  日头爬上檐角时,壶身在青石板上投出光斑。细看竟是李平康的《秋词》,墨方用磨犁壁的功夫在壶底刻了微雕,笔画细得要用西域琉璃珠当放大镜才瞧得清。壶把暗藏北斗纹卡扣,往流霞盏上一磕便严丝合缝,正是墨家造农具的榫卯绝活。
  
  李平康欣赏着这精致之极的飞霞壶心中暗道:就差一样了。
  
  天刚蒙蒙亮,李平康就踹开了西跨院的破木门。露水把院子里的青石板打得湿漉漉的,几个墨家工匠正蹲在地上扒拉碎琉璃碴子,手指头冻得通红。
  
  “都给我打起精神!“李平康把一麻袋石英砂摔在地上,灰白色的砂粒溅得到处都是,“就剩几天了!诗会上要是拿不出面镜子,咱们都得少了不少的进项!“
  
  墨家老匠首墨九搓着冻僵的手凑过来:“殿下,按您说的试了三次,这琉璃板一烧就裂...“他弯腰捡起块巴掌大的碎琉璃,边缘裂得跟狗啃似的。
  
  日头爬上东厨屋顶时,第一窑开炉了。八个工匠光着膀子拉风箱,牛皮绳勒得木杆子“嘎吱“响。李平康抄起铁锹往窑里添煤块,火星子“噼啪“乱蹦。
  
  “加西域硼砂!“他冲墨九喊。老匠首抖着手把黄褐色的粉末倒进料口,这是昨天刚从西市胡商手里买的,说是能防琉璃开裂。
  
  “轰“的一声闷响,窑里突然喷出股黑烟。墨洁赶紧把李平康往后拽,这姑娘是墨家年轻一辈里功夫最好的现在整日的跟在李平康的身边,腰上总别着把鎏金卡尺。黑烟散尽后,窑膛里的琉璃板已经碎成渣,中间鼓起个大瘤子。
  
  “硼砂掺多了!“墨九抓把碎渣闻了闻,“味儿冲得跟突厥人的马尿似的!“
  
  日头毒得人睁不开眼,第三窑又废了。李平康蹲在煤堆旁扒拉碎料,突然发现块拳头大的琉璃疙瘩:“你们看!这疙瘩中间倒是透亮!“
  
  墨洁凑过来用卡尺量:“中间薄边上厚,烧的时候受热不匀。“她突然拍大腿,“咱做个夹层模子!中间留空当散热!“
  
  几个工匠立马忙活起来。墨九带着人用黄泥捏了个带凹槽的模子,墨方——那个总闷头干活的壮汉——把碎琉璃渣回炉重烧。这次倒出来的琉璃板虽然还是坑坑洼洼,好歹没炸裂。
  
  日头偏西时,李平康急得满嘴燎泡。他抓起块西域商人卖的琉璃珠对比,那蓝汪汪的珠子在夕阳下直晃眼:“人家这琉璃珠咋就不裂?“
  
  墨洁突然抢过珠子往地上一摔,碎碴子崩得老高:“珠子是实心的!咱们烧的大板子中间空,冷热一激就裂!“
  
  “改烧实心的!“李平康一脚踹翻废料筐,“大不了多费点料!“
  
  天擦黑时,第一块完整琉璃板终于出窑。墨九用井水浇凉了抱出来,两寸厚的板子透着鸭蛋青色。李平康抄起块石头砸上去,“咚“的一声闷响,琉璃板居然没碎,只留下个白印子。
  
  “太厚了!这哪是镜子,整个一城门砖!“李平康急得直转圈,“得磨薄!“
  
  月过中天,永兴坊梆子声刚敲过三更。李平康蹲在王府西跨院的榆树下,盯着后厨那架三尺见方的立式水车——这是墨家进入王府后沿着坊外龙首渠支流挖的引水沟,专为地下工坊排土运料建的。水流冲得檀木轮“吱呀“转,带起碾米石硙的闷响。
  
  “墨方!把磨盘卸了换金刚砂轮!“李平康踹醒打盹的壮汉。墨家众人连夜拆了石硙,换上烧窑废料改的铸铁磨盘。坊外渠水顺着陶管冲进院,水轮转速陡增三成,惊得井台边饮水的马匹直打响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