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翰林授课 (第1/2页)
鹤山堂,山长书斋。
庞山长笑眯眯地看着苏录二人,虽然昨天也是同样的表情,但今天他的笑容里,明显多了几分热切。
“你们两个的文章,老夫都读过了。”到了庞山长这种层级,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不会像周山长那样遮遮掩掩的。
“德嘉教得很好啊,看来他遍访名师,收获匪浅呀!”
朱子和刚想说名师没什么卵用,是跟骐骥偷师的,被苏录用胳膊肘捣了一下,这才没说出口。
“他既然把自己的得意门生交到老夫手里,老夫就得担负起教导你们的责任。”便听胖山长道。
“老山长要亲自教你们,还不快点拜谢?!”周山长对懵懵懂懂的二人道。
“是吗,多谢山长!”朱子和惊喜万状,苏录也十分高兴,赶忙深深作揖道:
“学生一定好好苦学不辍,绝不辜负山长的教诲!”
“呵呵,好。我相信你们都是极用功的好孩子,天分又高,很好很好。”庞山长拢着纯白的胡须,慈祥笑眯眯问道。
“但你们的文章,应该有一段时间没法提高了吧?”
“是!”两人不约而同地点头。他们的文章确实隐隐遇到了瓶颈,不管怎么写,都提高甚微,再不复之前一日千里的感觉。
这也是朱琉让他们来泸州的原因,希望请老翰林点拨一二,让他们再上个台阶。
“老夫看你们的文章,在术的方面已经相当纯熟了。”庞山长笑道:“尤其是弘之的,义理强、文辞佳,还会以气贯文,已经堪称此中高手了,但还不能算文章家,甚至考举人都有点悬,得看考官的喜好和心情。”
“是。”苏录忙点头应下。
“不要以为这是在贬低你,大多数秀才终其一生,都停留在你这个层级。考举人中进士全靠一个蒙字,蒙上了就高中,蒙不上就下次再来。”庞山长笑呵呵道:
“好多人哪怕中了进士,也是靠运气。”
“不是说不能蒙,只要能蒙上了就算你厉害,可要是运气不佳,连蒙个五六七八回都不中,整个人都要疯掉了。哪怕后来中了,大半生也都蹉跎在科场上,精气神都耗光了,还能当几天官,做几年事?于国何用,与民何益?”庞山长缓缓道。
一旁的周山长听得耳朵根子都红了,这不说的就是他吗?
他就是整天被庞山长这样洗脑,不好意思再去赶考了……
“但如果把文章再拔高一个境界,情况就不一样了。当你水平远高其他人一大截,只要不太倒霉,都会被取中的。”老山长笑道:“所以很多人在考前就被预言能考中,结果果然高中。这就是实力使然。”
顿一下,他再次预言道:“比方说,德嘉的文章火候已到。我敢说他这回,只要不遇上瞎了眼的考官,就一定会高中的。”
“那可太好了……”三人一起道。
苏录和朱子和看看周山长,不知道他跟着激动啥。
“我和德嘉是同年的桂榜,又一起考了四次会试的关系。”周山长淡淡道。
“清衡是个好人,就是死要面子。”老山长呵呵笑道。说着问苏录二人:“你们是想走前一条路还是后一条路?”
“当然是后一种!”两人斩钉截铁道。朱子和道:“我可没有九叔百折不挠的韧性……”
“学生也一样。”苏录苦笑道。
周山长心说,我也没有……
“好。”庞山长满意地点点头道:
“知道为什么,你们怎么都写不出名篇佳作来吗?因为那些文章家,都是‘以文明志’,而你们是‘为考而作’!写的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怎么可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呢?”
“老山长教训的是。”苏录恭声受教,又轻声问道:“只是八股文不就是应试文?”
“是啊,代圣人立言,句句不离朱注,如何以文明志?”朱子和也不解问道。
“这就是我要教你们的。”便听庞山长沉声道:
“我现在要求你们忘掉科举考试,甚至忘掉八股,回到写作的初心上。”
“初心?”两人轻声道。
“是的。就是你心里头,先有了个‘忍不住’……”庞山长缓缓点头道:
“既不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命题作文,为逐功名装圣贤。而是孔子过泰山时,‘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的愤懑!”
“是孟子看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时,‘此率兽而食人’的怒吼!”
“是诸葛亮‘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时的壮志与担忧!”
“是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的巨大释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