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36章 奸佞伏诛,狂歌当哭

第36章 奸佞伏诛,狂歌当哭

第36章 奸佞伏诛,狂歌当哭 (第1/2页)

正统元年,夏至已过。
  
  日头这时已经毒得像一盆炭火,直愣愣地从天上往下倒。
  
  紫禁城外的午门,偌大的广场此刻像个蒸笼。
  
  已近午时的空气黏稠得犹如一团化不开的麦芽糖浆。
  
  它混杂着尘土、汗臭、尿骚和牛马的腥膻,油腻腻地捂在每一个人的口鼻之上。
  
  今日,正是问斩之期。
  
  斩的是前司礼监掌印王振的“义子”,原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斩的是“干儿”,原司礼监随堂太监毛贵。
  
  斩的是“侄儿”,原锦衣卫指挥佥事王山。
  
  还有那批从工部、内官监攀扯出的十几名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们。
  
  这是一场迟来的清算,更是一场献祭给全京师百姓们的盛大法典。
  
  午时刚到,广场四周便已是人山人海。
  
  尤其是当看到囚车驶出刑部大牢时,瞬间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贩夫走卒、提笼架鸟的闲汉、闻讯而来的外地客商,将所有能站人的地方都挤得水泄不通。
  
  茶楼的窗户、酒肆的栏杆,甚至连远处民房屋顶的瓦片上,都挂满了探头探脑的人影。
  
  在这人操人海中。
  
  一群头戴方巾,身着青衿的国子监监生们,呼朋引伴,占据了离法场最近的一处石台。
  
  他们神情间满是激昂与期待。
  
  他们高谈阔论,引经据典。
  
  在这些国子监监生的眼中,今日伏诛的,早已不是马顺、毛贵这些具体的血肉之躯。
  
  而是《汉书》、《唐鉴》里那些被钉在史书耻辱柱上的奸臣贼子们,全都从故纸堆里活了过来,又将要在他们眼前死上一遍。
  
  士子群中,唯有商辂一人,紧紧抱着一本被翻得起了毛边的《春秋》。
  
  他没有参与身旁同窗的兴奋议论,目光凛然,死死盯着远处的囚车。
  
  他今日来,不只为看热闹,更为亲眼见证“国法清明,奸佞伏诛”的这一刻,好为自己胸中所学那煌煌大义,寻一个滚烫的注脚。
  
  “弘载兄!”身旁一名同窗用胳膊肘碰了碰他,低声笑道,“此等大快人心之景,你还抱着书做什么?今日看的,可是活的《春秋》!”
  
  商辂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死死锁着囚车说道:“我捧着这死的,才能更好的看懂这活的。”
  
  他身旁,一个推着独轮木车的壮汉,车上还装着半车未卖完的青菜,此刻也顾不上生意,张咧着嘴傻笑,黝黑的脸上满是朴素的快意。
  
  他不懂什么春秋与圣言,他只知道,这些被绑在囚车里的“大人物”,就是让去年粮价涨到天上去、让他差点卖掉女儿的“王八蛋”。
  
  人群的另一侧,一个荆钗布裙的妇人,静静地凝望着囚车的方向。
  
  她的眼神里没有快意,只有一片烧尽了所有泪水后死灰般的空洞。
  
  她的丈夫,曾是福建道的一名监察御史,因弹劾王振被罗织罪名入狱,最终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而她与女儿被判入了教坊司。
  
  但她那年方及笄的女儿,却连教坊司的门都没进,就被囚车上的那个阉竖毛贵,直接掠入私宅,日夜凌辱。
  
  不出半月,便只卷一具薄席,被人从后门丢了出来。
  
  今日,沉冤昭雪,仇人伏法,可她的家,却再也回不来了。
  
  她不哭不闹,只是龇着牙睁大眼睛看着,仿佛要将那些面无人色的脸孔,全都刻进自己的瞳孔里。
  
  人海中最喧闹的,莫过于是一群十几岁的年轻人。
  
  他们爬上石狮子,挥舞着手臂,脸上是混杂着残忍与兴奋的潮红。
  
  他们高声叫骂着,并将手中的果核、石子纷纷砸向缓缓驶来的囚车,享受着这场无需负责的杀戮与狂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