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仙人当面不相识(求月票) (第1/2页)
几人不约而同,看向一人。
江涉放下吃食,抬起头,见到一个穿着月白色襽衫,腰配群玉的年轻人,目光疏朗,从雕饰精美的马车上下来,和李白差不多年岁。
言辞有礼,想来是出身名门。
江涉道:“神仙的事,此地倒没有听闻。”
那来人叹息:“竟然又是错过?”
“君是为求仙之人?”
“正是。”来人道,“听闻襄阳有神仙事,在下匆匆而来,可惜没有赶上,仙人已经离去了。”
李白一听,觉着颇为有趣。
这人是来找先生的,却不知神仙当面。
胳膊撞了撞元丹丘。
元丹丘瞪他一眼,开口问:“足下瞧着出身不凡,不知是何许人,也好神仙事吗?”
王维没有在乡村久留的心思,他只见有人在这里歇息,说不定会听过一些传闻,若是神仙路过,也知晓了解一二。
却忘了襄阳离汝州如此之远。
六七百里路,隔着大片平原,隔着伏牛山南麓。
许多人一生都难跨越这么远的距离,这些人瞧着也不过是寻常富户,出来踏青而已。纵然气度不凡,但又怎么会知道几百里之外的神仙逸闻。
是他多求了。
王维道:“某是河东人,祖籍在太原,冒昧叨扰诸位用饭。既然无事,某便离开了。”
说话间,声音难免淡漠了几分。
李白听见了,心中一哂。
他问:“河东人,祖籍太原,阁下莫非是姓王?”
“善。”王维颔首。
他没有与这些人多交集的意思,就连里面有个穿道袍的人,在他眼里也不过是凡俗中人,无法和真正的神仙之辈相比。
乐府诗有云。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
这样悠游自在,才是他真正向往的。
王维回身,转身离开,就要回到车上,急行前往洛阳,看看神仙是不是就在前方。
李白压低声音,与人说。
“是来找先生的。”
“此人模样有些眼熟。”
元丹丘说,“应当是太原王氏的分神,为天底下的大世家。”
江涉笑了笑。
“他心中已有仙事,想来是世家那些古籍记载过的,缘木求鱼。何必在他面前显现呢?”
老鹿山神抚着须子,望向车马离去的方向,也在笑。
感慨说:
“仙人当面,却不识啊。”
李白有些不喜那人,他向来不喜欢这些世家贵族的矜傲气,没有说话,又给自己倒了一盏酒。
一饮而尽。
几人闲聊低语几句,说起他们这一行要找的那诈徒的师门,还有那自比栾大的镜尘道人。
既然有些本事在身上,想来应当在洛阳这样的大城。
出入勋贵之家,往来豪族世家。
说了一会,江涉见那孩童还躲在树后,脑袋大,身子细瘦,浑身在泥里滚过一样。孩童睁着眼睛,怯生生往这边看。
他捡起一个馒头,招手道:
“过来。”
孩童犹豫了下,盯着对方手里的白面馍,走过来。
闻着喷香的馒头,他一时挪不动脚步。
猛咽口水,饥肠辘辘。孩童听见那人语气轻松,道:“我问你一件事,作为报偿,这馒头给你。”
孩童直点头。
“只要我知道,都说给你。”
江涉问:“你们村里的人家,都拜什么神仙,或是拜什么道士泥塑?”
孩童咽着口水。
生怕答慢了就没得吃,抢着回答:“我们村都去山上的道观去拜神仙,有时候赶草市,我娘也去过县里,那有城隍爷爷,可以保佑我们平安。”
“可曾听闻过很出名的道士?”
“都是观里的道士,最出名的就是观主,他可贪,每回我娘去都要收钱,要五个钱,没钱还要收鸡蛋,最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