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

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

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 (第2/2页)

这些,赵雍又何尝不知。赵君此举,的确是违背了初衷。可,他身为国君,考虑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他的一把火,不仅烧毁了大臣犯错的证据,同时也稳住了朝局,更保住了赵国的根基。最重要的是赵雍明白,赵国是病了,需要时间去治理,不能冒进。
  
  赵雍,面色沉静,心中泛起波浪,他道:“这些时日,辛苦你了。寡人累了,你告退吧!”
  
  田不礼欲言又止,他自诩阅人无数,善于揣摩他人心思。面前的这个少年,他真的有点读不懂。智者止于言,他不会选择成为愚笨之人,行礼道:“诺。”
  
  田不礼走后,史官迎了过来,问道:“君上,臣,应该如何记载近日发生的事情。”
  
  赵雍转过身来,道:“你想怎么记录。”
  
  “赵寅谋逆,乃罪不可恕,应将他们犯下的罪责,昭告诸侯列国。”史官凯凯而谈,却久久得不到国君的回应,善于观察的他深知自己的话没能切中要害,及时停了下来,问道:“君上…”
  
  赵雍神情迷惘,望着天边的云彩,忽觉有点黯然神伤,“我们总是爱记住别人犯下的过错,却忽视了他人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难道就因为犯下一次错,可以全盘否定他人的一生。”
  
  史官深深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否则,怎会听见国君说出如此一番胡话来。赵雍长袖一挥,史官躬身退了下去。他不明白自己据理力争,怎会惹得国君不高兴。韩忠见史官喃喃自语,走了心神,险些撞上了他,停下脚步,“大人,你是怎么了。”
  
  史官回过神来,拱手歉然道:“我刚才出神,险些撞了大令。还请大令,不要见怪。”
  
  韩忠,问道:“大人,因何故出游。”
  
  “还不是…唉”史官,重重叹息,见刚才的经过说了一片,压低声音道:“大令,君上是什么意思。”
  
  “君上的意思,你还不明白。”韩忠,出言提醒道:“君上的意思是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
  
  这下,史官脑子更乱了,他身为史官,就应该据实书写,何罪之有。
  
  “国尉犯下的罪,那不是说先君昏聩无能识人不明吗?君上,敬仰先君。身为人子,岂能不爱惜父亲的名声。”韩忠,出言提醒道:“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你倒好,不但要让百姓得知,还要昭告诸侯。你这是将国君脸面置于何地。大人手中那支笔,真的那么好拿?”
  
  史官豁然开朗,辞别而去。
  
  韩忠见君上的处事风格,的确与历代先君迥然不同。少年迎风而立,衣抉翩翩。赵雍仰望着头顶上的云彩,偌大的云层随风涌动,或聚,亦或散。
  
  赵雍对着一旁不语的韩忠,问道:“大令,寡人做错了吗?”
  
  韩忠,道:“君上的用意,岂是我这类人所能领悟的。君上,你还是不要折磨我了。”
  
  赵雍,面对着他,问道:“黑衣令,是怎么回事。”
  
  韩忠,拱手道:“是先君留给君上的。”
  
  赵雍,眼眶饱含泪水,道:“君父…”
  
  韩忠,道:“先君嘱托我,不要将黑衣卫的事情告诉您。”
  
  赵雍,仰头望着天空,不让眼泪掉下来,怅然道:“大令,你给寡人说说黑衣卫的事情。”
  
  “诺。”
  
  黑衣卫乃先君语身为太子时,由君后组建的一支卫队。这次卫队,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赵语及东宫的安全。赵氏一族,既坚强也很脆弱。每当新君交替,外患不断,内斗不息。君后,见赵成侯年事已高,尤其是邯郸之战后,身体每况愈下。君后,害怕夫君登位,会有谋反者。为了替夫君分忧,君后建立了这支黑衣卫。
  
  后来,赵成候种病重,临死前将君主之位传给太子语。公子范、公子桀不服,起兵反叛。这支黑衣卫,成为了一股力挽狂澜的力量。赵肃侯语稳住了朝政,每当见着这支黑衣卫,总会想起同室操戈的伤心事,有意将这支卫队遣散。但因为黑衣卫,既有战功,还有夫人的情谊,赵肃侯语才将他保留了下来。
  
  赵肃侯自感大限将至,放心不下孩儿及这片山河。那日,他登上高阁,展望赵国山河,道:“韩忠啊!寡人死后,雍儿能稳固江山,坐稳君候之位吗?”
  
  韩忠,道:“君上,你青春正盛,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多不好。”
  
  “你啊!就不要安慰寡人了。寡人的身体,自己还不明白。”赵肃侯,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心肺间郁闷之气,语调黯然沧桑,“上天留给寡人的时日不多了。寡人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雍儿和这片山河。”
  
  “君上…”
  
  赵肃侯挥了挥手,道:“寡人去后,我儿是管不住手下的人,也许会有人反叛。雍儿,怕是守不住这片千里江山啊!今日,寡人将黑衣卫交给你,你可要帮寡人,照看好这片江山,还有雍儿。”
  
  韩忠,顿首道:“君上,我的资质愚钝,才华不足,请你另择贤能。我怕辜负了君上所托。”
  
  赵语,深深地看着他,道:“寡人不依赖你,还能仰仗谁。”
  
  “大司寇、相邦德高望重,又是宗室,是最佳人选。”
  
  赵语,长长叹了一口气,道:“正因为如此,寡人才不放心啊!他们的能力太突出了,雍儿难以制衡。寡人要的,就是忠君之人。寡人物色了二十几年,你是最佳人选。”
  
  “君上,屠都尉能够担当重任。”
  
  “屠都尉性子太急,容易冲动,又无城府,难以和大臣们周旋。寡人将黑衣卫交给他,会坏了寡人的安排。韩忠啊!你不要辜负了寡人对你的信任。”赵语,黯然伤神,要是那个人还活着,那该多好。
  
  韩忠将先君语交代的事情,向君上和盘托出。赵雍听了,感念君父之德。韩忠见君上一挥衣袖,便拱手告退。赵雍整顿吏治,除去国尉,若非君父筹划安排,恐怕他会败得一败涂地。
  
  赵雍何尝不知上大夫口中那些人,是一颗毒瘤。可,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意气用事的少年。赵国好比大病初愈的孩子,稍有点起色,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折腾。他要为了赵国大局考虑。也许,有人会说,他违背了初心,那又有什么关系。国尉赵寅和邯郸令李苘一事,牵涉甚广,沟渠很深。处置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之根本。赵国的安危,和他的初心相比,他选择了前者。
  
  赵雍位立龙台高阁,放眼俯视邯郸。夕阳落入山谷,一轮圆月高升。随着大风袭来,赵雍,闭上双眼,展开双臂,道:“寡人要守住,君父替他留下的千里江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