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请战 (第2/2页)
面对接连而至不吉利的预兆,又有很多大臣意志不坚定,心生退意,前来劝阻赵君雍罢兵。面对众人之言,赵君雍初心不改,意志坚定,仍然不更改出征的决定。如果真的有天命,他就用自己的双手,打破天命。武王不信天命,提兵东征攻破殷商,建立周国数百年的基业。赵雍岂能因为天命,错过了攻伐中山国的大好时机。
赵雍不怒自威,喝道:“嬴姓赵氏先祖不信天命,敢于逆天抗命,嬴姓赵氏才能绝处逢生,显赫诸侯。寡人也不相信天命,只相信自己的双手。出征之期已定,绝不更改。不破中山,绝不南归。”
赵君雍之言,压制了心生退意之人。赵国邯郸劝阻赵雍的大臣,一日比一日少。及至后来也没有人劝阻赵君罢兵。
三日后,赵国大军出征。
第一道晨阳射入赵国邯郸丛台宫,丛台宫诺达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出征大军早已经列好阵势,以待赵君检阅。八千战车居中,旌旗飘飘。步卒在后,雄壮威武。两翼是赵雍亲自锤炼的新式兵种铁骑。随着第一通鼓声停歇,赵雍身穿战甲位立高台,俯视三军。
一时间擂鼓响动,号角长鸣。三军将士齐身束甲,手持利刃。在阳光的照射下,利刃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赵雍注视着自己的威武之师,热血翻涌,斗志激昂,誓师道:“不破中山,绝不撤兵。天佑寡人,天佑赵国。”
三军将士高呼道:“君上万岁,赵国万岁。”
按照礼节,誓师之后,太子章要捧着将盔,亲自替赵雍戴在头上。赵雍见太子章一生戎装,神情威武赫赫,不减自己当年,问道:“章儿,送父出征。你为何一身戎装。”
太子章没有躲避赵雍那道充满威严的眼神,恭敬地答道:“孩儿未经战阵,愿随父亲一同出征。”
赵君雍问道:“你想干什么。”
太子章答道:“孩儿想要弯弓射胡。”
太子章之言,超出了赵君雍意料之外。太子章的胆识和魄力与当年的他有九成相似。赵雍越看越满意,笑着点了点头道:“我们嬴姓赵氏一族素来能征善战,无畏生死。你贵为太子,不愿身居高楼,坐享富贵,更不愿堕了赵氏的风骨。也好,难得你有此胆识,为父也应该让你出去见识、历练一番。”
太子章本以为君父会驳回他的请求,没想到君父会痛快答应,还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太子章那张稚嫩的脸颊,瞬间涌出喜色,忙道:“多谢君父成全。”
既然是让太子章出去历练,怎么也不能带在自己身边。赵雍想了想觉得将太子章交给司马望族更合适。一则,司马望族和他情同兄弟,情谊深厚,又忠心不二。二则,太子章也是司马望族看着长大,也便于管制。
赵雍笑道:“司马望族,寡人就将章儿交给你了。”
司马望族见君上将太子交给自己是何其的信任有加。司马望族也明白君上将太子托付给自己,是为了让太子建立军功,早日在赵国树立无上的威信。
司马望族道:“君上,臣愿意为副将,辅佐太子攻伐中山。”
“司马叔叔,我是第一次出征。征伐之事,有很多都不懂,也不会行军打仗。我未立军功,不能服众,岂能位居主将。”太子章年忙道:“司马叔叔,还是你为中军主将。我愿意跟在你的身侧学习。”
赵雍见太子章考虑问题周全,言行也谦恭有礼,对他的赏识又多了几分。
司马望族忙道:“太子,人生总有第一次。谁生下来就会行军打仗。君上十五岁就敢以一国之力对抗诸侯。十六岁就领军北击燕国,捍卫疆土。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太子继承了君上的胆识和魄力,定能率大军,征伐中山。”
太子章自然听过君父少年英雄的事迹。他心中也向往亲率大军,北击胡人的壮举。然,他又怕自己接受主将之位,坏了国家大事。太子章看了看司马望族,又将目光看着赵雍,不知道如何应答。
司马望族见太子章迟迟不接受,忙道:“太子,你为主将,臣为副将,就这样决定了。”
赵雍见司马望族是为了让自己儿子树立威名,也是真心歉让。又见太子章少年心性,但恭顺有理,遇事沉稳。赵雍笑道:“章儿就听你司马叔叔的。”
太子章见君父已经发话,也不在推让,言语谦恭道:“多谢司马叔叔。章儿不经战阵,也是第一次行军打仗,还请司马叔叔多多指教。”
司马望族笑道:“太子,战阵之时,你可不要嫌我唠叨。”
赵雍见了笑道:“章儿,战场上的事情要多听你司马叔叔的。你司马叔叔十八岁时一个人领着二十八骑,冲入燕军大营,击溃燕军主帅。几个月前,亲率铁骑,北击林胡,活捉林胡王,迫使林胡王臣服我赵国。你不能因为自己身份是太子,就骄傲自满、意气用事。战场上,也不能独断专行。”
太子章眸色之中充满敬佩,厉声道:“喏。”
赵雍看着公子何道:“何儿,你来为君父戴将盔。送父出征。”
“喏。”公子何见上次太子章为赵雍戴将盔时,内心激动。没想到这次出征,赵雍让他戴将盔。公子何脸色大喜,仪态得体,亲自为赵雍戴好将盔,行礼道:“孩儿,恭祝君父、太子哥哥,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赵雍叮嘱道:“君父走后,读书、习武,不可荒废。”
公子何道:“喏。”
孟姚深情地凝视着赵雍,柔情似水地说道:“夫君,我等你早日归来。”
“又要辛苦你了。”赵雍转过身去,拔出长剑,往前一送,呼道:“三军将士听令,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