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30章 赵举人登门

第30章 赵举人登门

第30章 赵举人登门 (第1/2页)

县丞,正八品官职。
  
  不同于清朝,明朝县丞,权力极大,相当于常务副县长。
  
  作为县里的二把手,县丞协助知县处理全县政务,包括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事务。
  
  不仅管事,还管人,可参与司法案件的审理和治安维护,如配合巡检司抓捕、盘查和巡视等工作。
  
  根据具体需要,县丞还会分管县里的桥梁、道路、急递铺舍、考算钱粮、提调造作等具体事务。
  
  若知县外出,或需要前往京城、省府述职时,县丞可以代理知县的职责,处理整个县的大小事务。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与知县相互制衡,拍桌子讲道理。
  
  如果知县不采纳县丞的意见,县丞完全可以越级上告。
  
  明朝的县丞与知县之间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制衡的关系。
  
  因此,县丞一职,成了香饽饽。
  
  许多举人无望登科,在选官之时首选县丞一职。
  
  比如,清平县的赵举人。
  
  他对清平县县丞一职期盼已久。
  
  明朝初年,全国各县依据田赋纳粮分为三等。
  
  年纳粮三万石以下,为下县,知县从七品。
  
  年纳粮三万石到六万石,为中县,知县正七品。
  
  年纳粮六万石到十万石,为上县,知县从六品。
  
  另外,京县知县为正六品,如应天府上元县知县,皇城所在,京官大一级。
  
  清平县是中县,知县老周是正七品,亦是举人出身。
  
  明朝立国之初,读书人稀少,举人身份极高,不愁选官。
  
  赵举人本可以去陕西云南、贵州等边远地下县当一知县。
  
  或是在湖广,河南等中部省份中县当一县丞。
  
  但在直隶,浙江,山东,山西,江西等相对富饶之省的上县,举人当官得排队。
  
  只有当地县丞死了,举人才有机会顶上,还得有人脉推荐。
  
  数年前,赵举人中举,本可以外放为官,去云南一个县上任为知县。
  
  得知清平县李县丞病重,他推掉了上面选官,等待机会,想要留在清平县,发展家族势力。
  
  毕竟那会儿云南刚被明军平定不久,仍有前元残余势力活动,以及不听话的大小土司,在那当官有一定的风险。
  
  远不如家乡来的安逸。
  
  而县丞与知县几乎平起平坐,是最好的选择,未来可期。
  
  赵举人等待数年,终于熬死了李县丞。
  
  正当他准备走向仕途之时,忽然又冒出来一个新晋举人徐闻。
  
  清平县如今一共有三个举人,周知县,赵举人,以及徐闻。
  
  县丞人选,不考虑空降的情况,只能从两个举人中选一个。
  
  具体谁能担任,还得看周知县的意思。
  
  由他这位主官向上面举荐,一层层上报朝廷,最终由洪武皇帝勾选,吏部正式任命。
  
  这两年,赵举人没少拜访周知县。
  
  但周知县总是打哈哈,说尽量推荐,至今未落实。
  
  这一日,赵举人亲自登门拜访徐闻,商量此事。
  
  “小友!”
  
  只见那赵举人下了轿子,头戴纱帽,身着缎袍,腰缠玉带,脚蹬皂靴,好一副富贵模样。
  
  光是轿夫家丁等随行人员就足足二十个!
  
  他们人人怀中抱着礼品。
  
  随行而来的还有赵举人的儿子赵三秀。
  
  父子二人登门拜访,态度温和,有礼有度。
  
  便是平日里嚣张惯了的赵三秀,此刻也是夹着尾巴做人,对着徐闻老老实实行礼,叫一声“举人老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