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906章 皇帝抗命

第906章 皇帝抗命

第906章 皇帝抗命 (第2/2页)

到那时,功劳还是自己的?
  
  想到这里,朱祁镇反倒精神一振:“加快行军,速寻瓦剌踪迹,务必在武国公到来之前,与其主力接战!”
  
  于是,居庸关外,尚未脱离中原的天子大军,再度启程。
  
  对于第一封书信未能劝回朱祁镇,徐闻早有心理准备。
  
  若朱祁镇真是个懂事的皇帝,能听忠言、慎于行事,凡事愿与群臣商议,今日这君臣之间也不至于关系僵冷如斯。
  
  徐家原本可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父子辅政,文武兼济,正统年间也许早已达成第二个“永宣盛世”。
  
  可惜事与愿违。
  
  既然第一次无效,那就再来第二次。
  
  这一回,徐闻下笔更重,措辞愈发犀利。
  
  更关键的是,他不再以私信身份出言,而是动用了“辅国大臣”的名号,并盖上了宣德帝临终诏封时所赐的辅国之印。
  
  此印如山,如雷霆震怒,这是在以先帝之命,压这个执迷不悟的“熊孩子”。
  
  此时,朱祁镇正驻扎在旧宣府镇,也就是宣化府。
  
  这一路行军,虽无大战,已让他筋疲力尽。
  
  此地距离御驾亲征的目标“新宣府”尚有两百余里,大军至少还需三天行程。
  
  而从这段路开始,再往北就进入瓦剌频繁出没的边境区域,是当初王峰及其锦衣卫小队覆灭的所在。
  
  这一带,已是战区前沿。
  
  朱祁镇心里其实明白,瓦剌的机动作战能力极强,一旦进入战区,随时可能交战。
  
  他心中那股最初的豪情壮志,早在日复一日的行军中被疲惫与不适消磨殆尽。
  
  如今支撑他咬牙前行的,只剩“不让越王看扁”的执念。
  
  相比之下,王振却乐在其中。
  
  这里离他的老家蔚州不远,亲征一事,他私心本就推波助澜许久。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王振不是为了军功,而是为了风光。
  
  除了金银珠宝,他最看重的,便是旁人投来的惊羡目光。
  
  这几天,王振已在心中盘算,如何劝说朱祁镇亲率大军绕道蔚州,好在故里亲戚邻里面前好好显摆一番。
  
  最好再带上鼓乐仪仗、旌旗招展,把这些年攒下的威风一次放足。
  
  也正是在宣化府,朱祁镇收到了徐闻的第二封信。
  
  当他看见信上那枚硕大的“辅国大臣印”时,心头不由得一沉。
  
  那熟悉的朱红印记,宛如父皇当年威严的面容扑面而来。
  
  朱祁镇心烦意乱地拆开信件,一目十行读完,眉头已紧紧锁住。
  
  他没料到,徐闻竟然还保留着辅国大臣的身份,而且竟动用这一职位向自己发难。
  
  按照惯例,皇帝亲政之后,这个职位应由原任者主动辞去。
  
  可徐闻却早在朱祁镇正式亲政前就辞去了首辅之职,而辅国之印,却始终未还。
  
  这一“疏忽”,如今却成为他名正言顺干政的合法凭据。
  
  更棘手的是,徐闻不仅拥有身份,更有实权。
  
  他是朝廷唯一的异姓王,又是大明政坛巨擘、军方元老,在士林与军中威望极高。
  
  若他想要掀起一场舆论风暴,恐怕朝野响应者众,哪怕皇帝也未必压得住。
  
  朱祁镇读罢书信,脸上未露愠色,心里却一阵烦躁。
  
  他不是不能容忍越王的训斥,那种“父训儿子”般的口吻,他自小便听惯了。
  
  但他不能接受的是,自己这边刚刚在前线落脚,后脚徐闻就在朝堂之上施压,几乎不给他留任何面子。
  
  “这是要逼朕就范?”朱祁镇心里隐隐冒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