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940章 献俘大典

第940章 献俘大典

第940章 献俘大典 (第1/2页)

第二日清晨,钟鼓齐鸣。
  
  朝阳初升,紫气东来,奉天殿大门徐徐开启,百官鱼贯而入。
  
  朱祁钰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平静,目光炯炯,透出新帝初登大位的决断与锐气。
  
  文武百官列班而立,气氛庄严肃穆。
  
  徐闻身着朝服,最后入场,坐在皇帝身旁的宽椅上,仪态端方。
  
  他转身奏道:“陛下登基之初,北疆初定,百废待兴,老臣奏请,数日之后,于承天门前举办献俘大典,以告慰天下,震慑四方。”
  
  此言一出,满朝议论纷纷。
  
  大多觉得是不是有点太张扬了。
  
  毕竟在土木堡,皇帝险些没了。
  
  徐闻继续道:“此次献俘,不仅为庆祝瓦剌之乱平定,更有三重深意。”
  
  “其一,安民心。”
  
  “瓦剌犯边,曾使京师震动,百姓人心惶惶,如今主谋伏诛,敌首就擒,应以盛典告天下,令百姓得见朝廷神武,心安理得。”
  
  “其二,立国威。”
  
  “各国使节早已云集京师,若能亲眼目睹我朝诛贼献俘之典,必将心服口服,再不敢轻视我大明之威,此为震慑,亦为号令四方。”
  
  “其三,固皇权。”
  
  “陛下初登大宝,虽天命所归,但内外尚有疑虑,此番以献俘之典,展示陛下威德武功,既昭示正统,也可稳定朝局,收拢民心。”
  
  景泰帝朱祁钰听罢,缓缓点头,沉声道:“相父所奏,切中时机,朕准奏。”
  
  朝中群臣纷纷附议,众口一词:“陛下圣明,越王英明,!”
  
  大典的准备随即启动,礼部统筹,兵部押俘,工部加紧布置,内府调拨金帛,锦衣卫严加巡查,全城戒备森严,气氛渐趋紧张而庄重。
  
  献俘,不只是军事的总结,更是政治的宣言。
  
  是一朝权力重塑、国威再起的关键时刻。
  
  这场即将举行的大典,不仅为胜利正名,更将是一次彻底洗刷靖难以来大明尊严的历史节点。
  
  九月初三日。
  
  承天门前,鼓角齐鸣,旌旗蔽日。
  
  朱红色的城门高高矗立在晨光中,映衬着今日这场震撼天下的献俘大典。
  
  大典典仪森严,威仪浩荡。
  
  文武百官按品级站立于丹墀两侧,身着朝服,整齐如林,神情肃穆。
  
  各国使节也应邀而至,站在观礼台上,身着各自民族服饰,或艳丽或庄重,目光中皆有一抹难掩的震撼与好奇。
  
  今日,是大明炫耀武威、宣告胜利的一日。
  
  更是一次向全天下昭示皇权不可犯、国威不可辱的盛典。
  
  瓦剌首领也先,被五花大绑,押解至承天门前。
  
  脸上已失昔日的桀骜与凶狠,取而代之的是疲惫、惊恐与一丝不甘。
  
  他身后是一众瓦剌贵族,衣袍褴褛,面如死灰。
  
  他们曾在草原上指点千军万马,如今却如丧家之犬,任人宰割。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
  
  瓦剌,曾是草原霸主,兵锋直逼京畿,甚至一度围困皇帝,使大明蒙受国耻,损兵万余,皇帝险些被俘,举国震动,威望尽失,朝野动荡。
  
  如今,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终于站在了法场之下,身为阶下囚。
  
  朱祁钰端坐于承天门城楼之上,身披龙袍,俯视台下,神情威严。
  
  身边的首辅徐谦、武国公徐华、海军总司令徐明及各部重臣列于左右,神色冷峻。
  
  这一场大典,不仅是胜利的展示,更是大明对内对外重塑威严的重要时刻。
  
  尤其对于那些观礼的外国使者而言,这是一次直接的震慑与警告,胆敢冒犯天朝者,必将血债血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