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952章 礼义之争

第952章 礼义之争

第952章 礼义之争 (第2/2页)

近年徐闻废黜正统帝朱祁镇、拥立景泰帝朱祁钰之举,更引来江南士林的一片骂声。
  
  今日冯鹤年旧事重提,无非借讲学之名,再兴笔伐之实。
  
  徐昭心头怒火上涌,却被徐闻一手按住。
  
  “莫急,听他说完。”
  
  冯鹤年在台上愈发慷慨:“君不可废,臣不可专,越王虽有大功,却专断国本,欺上乱纲,岂可因战乱即废正统?”
  
  “若今日废正统帝可行,明日废景泰帝又当如何?是可忍也,士林不可忍也!”
  
  堂下士子们齐声叫好,一时间掌声雷动。
  
  “呵呵!”
  
  徐闻看了眼左右,很想找个嘴替教训下这些酸儒,不想身边只有两个七八岁大的孩子。
  
  论口才,这两小只肯定不是台上老头的对手。
  
  周围的锦衣卫,也是一堆文墨浅薄的粗人。
  
  徐闻叹了口气,只得亲自下场。
  
  “冯先生所言,堂堂正正,老夫心中亦钦佩,然请容我一句!”
  
  徐闻缓缓起身,步上讲台,声音平稳而清亮。
  
  “北征瓦剌,帝皇被困,山河动摇,边防尽失,朝廷内外惊恐莫名,若无人摄政,天下何以为继?”
  
  冯鹤年道:“摄政可,废君不可,摄政是辅,不是主。”
  
  徐闻笑道:“世间之事,岂有一成不变?摄政者若主天下而不名之,是欺天下耳目;若名正言顺,则当有实权,景泰当政,江山稳固,民心所向皆在景帝,正统自知无功,甘居南宫,此岂废君?是其自守天命。”
  
  冯鹤年冷笑:“天命岂由一臣而定?”
  
  徐闻反问:“士子笔下之春秋,哪一例不由人定?天命既在人心,人心既在安稳,百姓求太平,朝堂求秩序,废帝若复位,兄弟争位,军中动荡,南北震动,尔等可担其责?”
  
  “强词夺理!”
  
  冯鹤年冷笑,不以为意。
  
  徐闻依旧不恼,缓缓而问:“那老夫再请教,朝纲为何而设?”
  
  冯鹤年道:“为社稷也!”
  
  徐闻又问:“社稷为何而立?”
  
  冯鹤年抚须道:“为百姓也!”
  
  徐闻点头:“很好,若一人守纲而民苦,一人破纲而民安,此纲该守,还是该破?”
  
  堂中鸦雀无声。
  
  冯鹤年一时语塞。
  
  是啊,自朱祁镇亲政以来,重用宦官王振,朝政日乱,边防失守,几致国覆。
  
  而如今景泰帝在位,不过数载,却政清人和、四方无虞,江南尤为安乐。
  
  士子讲礼,却难掩现实之利害。
  
  徐闻扫视众人,心中冷笑:老东西敢与我辩?
  
  当年孤可是大才子,科举中过山东解元,殿试探花,当御史那段时间,也学了一身喷人的本事。
  
  这时,一个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响起。
  
  朱见深站起,朗声道:“若我为君,愿守纲于礼,破纲于情,用纲则立国,用情则立人,礼与政,不可偏废。”
  
  话音落下,堂中众士子皆回首望向这个青衣少年。
  
  冯鹤年凝视良久,终而起身,拱手一揖:“小公子一语,胜我十年讲读,佩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