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流水线法 (第2/2页)
“少侠好眼力,这把宝剑乃是我在上古宗门废墟中挖来,听说上古之物有认主之能,少侠若有本事可请回去试试。”
摊主见状,当即唾沫横飞。
“多少钱?”
“不多,你我也算有缘,两千铢即可。”
常清一听这价,拉着尹彦就要走。
“别走啊,要不少点,一千五……哎哎,真的不能再少了,这也是我九死一生才挖来的。”
摊主起身嚷嚷两句,看着渐行渐远的两人,到底没好意思喊破底价。
不想,他刚刚坐下,眼前一黑,那少年去而复返,摊开手掌,露出一颗青色果子道:“一颗青太岁,怎么样?”
摊主一怔,仿佛十分艰难的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罢了,权当结个善缘!”
尹彦也不废话,丢下青太岁,抓起短剑,便是追常清而去。
常清站在远处,一脸姨母笑的看着追来的尹彦,余光却瞥向来时路——他总觉得有人在注视着他。
会是他么?
常清在若有所思中,压下买票逃离云龛的冲动,继续逛着遗珍巷。
来回逛了三圈,实在没看到什么好东西,或者说看到好东西也买不起的常清,只能空手而归。
当天晚上,常清彻夜冥想,直至天亮。
翌日,从彻夜冥想中,睁开双眸的常清,下意识看了一眼修行进度——7.012%。
效率极高,他却有种蜗牛爬树的焦躁感。
一番洗漱之后,他没去上早课,反倒径直赶往外院东区,那里是外院管事、执事的斋舍。
罗和轩作为典型的大商号,组织构架遵循传统的“三爷制”,即掌柜、账房、跑街。
外院,看似学堂,实际上,也是一间店铺。
外院刘管事,即为掌柜。
各位执事,即是分管账房、库头、匠师的中层管理。
外院弟子嘛,则是伙计、帮工、学徒。
赵叔,全名赵晋,内院弟子,据说有着筑基三境修为,一直负责采买工作,包括盘坯。
因此和常观辰成为朋友。
原身常青之前每次送货过来,都是亲自送到赵叔手里,这令他对外院环境颇为熟悉,一路长驱直入,敲开赵叔房门。
“赵叔您早,晚辈问安。”
“呦,常青啊,大早上找我有事?”赵叔一脸和蔼可亲。
“实不相瞒,有件事晚辈琢磨了一夜,想征询一下您的建议,你看可还方便?”
赵叔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常清,让开身子,让他进屋。
“坐!”
“哎!”
常清拘谨的坐了下来,道:“不瞒赵叔,晚辈想到了一个生意,想请赵叔您给掌掌眼。”
赵叔道:“哦,说说看。”
常清道:“晚辈拜入罗和轩后,发现外院弟子悟性各有参差,有人擅长打磨盘体,有人擅长雕琢天池,还有人擅长盘表篆刻。这些人若单独制作盘坯,效率极低,若是整合起来,擅长打磨盘体的专做盘体,不仅效率更高,其间大有文章可做,赵叔你看可行否?”
说一千道一万,常清所说的,正是工业化生产方式之一的流水线。
赵叔笑了:“你说这法子,不是没人想到过。罗和轩将罗经仪分为盘坯和淬灵两大步骤,正是基于此理,既然如此,罗和轩为何不将盘坯制作细分?”
常清不假思索道:“因为难定标准。”
赵叔挑眉,赞叹道:“你小子果然聪慧!没错,盘坯制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纵然看着盘体相似,也总有误差。分开制作,只会放大误差,得不偿失。”
常清道:“如果晚辈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赵叔眯起眼睛:“那你就是罗和轩的功臣。”
常清道:“晚辈想试一试,事成之后,只取五成利,余下归赵叔。”
赵叔笑道:“你若能做成,我分毫不取,只求进献此法时,添上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