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世界杯决赛 (第2/2页)
【扫描对象:里奇·哈弗里斯(后卫),潜力值:D+,评价:尚可一用,但上限不高。】
一连串惨不忍睹的扫描结果,让林风的眉头越皱越紧。大部分球员的潜力都在D级以下,这支球队的底子,比他想象的还要烂得多。看来,仅仅依靠现有球员,想要完成冲甲任务,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在林风研究系统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老约翰推门走了进来,脸上的愁云比上次更加浓厚。
“林先生,”他叹了口气,“球队的训练情况非常糟糕。球员们人心惶惶,根本无心训练。我……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林风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老约翰:“约翰教练,我知道你的担忧。但请相信我,资金的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按照原计划,带领球队进行备战。
另外,我需要你整理一份所有一线队球员的详细资料,包括他们的技术特点、身体状况以及近期的训练表现报告,越详细越好。”
老约翰点了点头:“好吧,林先生,我会去准备的。”他转身离开,心中却更加困惑和不安。这个年轻老板的镇定,究竟从何而来?
送走老约翰,林风又将注意力投向了系统的另一个模块——【未来战术库】。点开之后,琳琅满目的战术名称映入眼帘,什么“4-3-3控球渗透”、“三中卫体系”、“高位压迫防反”……而且很多战术后面都标注着“2024版”、“瓜迪奥拉改良”之类的字样,显然都是未来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后的先进战术理念。
然而,这些战术大部分都呈现出灰色锁定状态,无法查看详细内容。
只有一些最基础的战术概念,比如“高位逼抢入门”、“快速攻防转换基础”、“区域防守原则”等少数几个选项是亮着的,可以查阅。
系统提示,解锁更高级的战术内容,同样需要消耗系统能量,或者达成特定的执教成就。
“看来,这个系统也不是万能的,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林风暗自思忖。
不过,仅仅是这些基础的未来战术理念,也足以让他对现代足球的理解领先这个时代一大截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空气中的燥热和期待感也日益浓厚。
终于,来到了2006年7月9日,德国世界杯决赛日。法国对阵意大利,一场举世瞩目的巅峰对决即将在柏林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上演。
林风待在自己那间位于哈特尔普尔市郊的简陋公寓里。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台老旧的电视机是他唯一的娱乐设备。他只想一个人静静地等待命运的审判。
面前的茶几上,随意摆放着几张从博彩公司网站打印出来的投注单,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牵动着他的神经。
尽管【预知卡】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结果,但当真正置身于这场豪赌之中,林风的心情依旧无法平静。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打开了电视。
屏幕上,双方球员已经入场,雄壮的国歌声在球场内回荡。
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
上半场比赛异常胶着。开场仅7分钟,马卢达在禁区内被马特拉齐绊倒,法国队获得点球,齐达内用一记勺子点球首开纪录。
但仅仅十多分钟后,意大利队便利用角球机会,由马特拉齐头球扳平比分。1:1!
林风的心随着每一次攻防转换而剧烈跳动。
虽然他知道齐达内会被罚下,法国队最终会失利,但亲身经历这种等待宣判的过程,依旧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煎熬。
每一个镜头,每一次犯规,每一次射门,都让他感到无比紧张。
比赛进入下半场,双方的拼抢更加激烈,场面也一度火爆。但比分始终没有改变。
90分钟常规时间结束,1:1,比赛被拖入了加时赛。
林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就要来了。
加时赛上半场,双方依旧未能取得进球。
短暂的休息后,加时赛下半场开始。电视屏幕上,比赛进行到第109分钟左右,法国队的一次进攻被破坏。
镜头突然转向中圈附近,齐达内和意大利后卫马特拉齐并排往回走,两人似乎在低声交谈着什么。
突然,齐达内毫无征兆地转过身,一个凶狠的头槌,狠狠地顶向了马特拉齐的胸口!
马特拉齐应声倒地,表情痛苦。
主裁判吹停了比赛,场面一度陷入混乱。镜头紧紧地跟随着走向场边的齐达内,以及正与助理裁判紧急沟通的主裁判……林风的呼吸,在这一刻几乎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