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惊蛰 (第2/2页)
“胶东地界有句老话说得好——船小,莫闯浪;钩钝,休捞金。依在下浅见,咱们不如各吃各的‘水头’(各自的分成、路线或机会),井水不犯河水。千万别为了那点‘黄货’(指青铜宝函),乱了这海上的‘潮汐’(规矩、秩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番话,既是点明形势复杂,竞争对手众多;更是划下道来:我们无意现在就撕破脸,但也绝非怕事。你们势大,我们船小,但硬碰硬对谁都没好处。潜台词就是:各凭本事,别来招惹我们!
钱师爷听罢我一番夹枪带棒、暗含警告的话,脸上那谦和的笑容非但没减,反而堆得愈发厚实,几乎要溢出褶子来。他镜片后那双精明的眼睛里,却倏地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冷冽寒光,快得如同毒蛇吐信。
他双手一拱,那圆滑的客套话眼看就要出口——
“咳。”
一声极轻、却带着不容置疑分量的清咳,从钱师爷身后响起。
只见那位一直如影子般静立的惊蛰把头,竟抬手轻轻按在了钱师爷的胳膊上,无声地制止了他。
钱师爷喉头微动,将已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脸上笑容依旧,只是那眼神深处,似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恭谨与无奈。
再看惊蛰步履无声,两条长腿一迈,绕过面前的钱师爷,向前稳稳跨了一步。
这一动,她整个人的气场便再无遮挡地释放出来。只见她身姿挺拔如松,黑衣衬得肤色愈发冷白,眉眼间似乎始终凝结着一团化不开的霜雪之色,仿佛雪山之巅万年不化的寒冰一般。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当她开口时,那嗓音却出乎意料地并非冷硬如铁,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温润质感,如同玉磬轻击,字字清晰,语调甚至称得上平和:
“钱师爷,黄先生的话,句句在理。”
她先是对我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我方才关于“潮汐”的警告,但随即话锋一转,那温润的语调里却透出直抵要害的锋芒,“‘水门’(水域江湖)里的‘黄货’(黄金、贵重宝物,此处指青铜宝函),虽说历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也讲究一个‘缘’字。若无那份机缘,任你使尽浑身解数,怕也只是水中捞月,连宝贝的边儿都沾不上。”
她目光平静地扫过我们三人,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我们并非有意窥探,实是三位方才谈论时,声量……稍显‘豪迈’。
我等途经此地,难免入耳。贸然打扰,失礼之处,还望海涵。”她再次微微欠身,姿态无可挑剔,但那份歉意之下,却带着不容回避的探究。
“只是……”惊蛰抬起头,那双清冷的眸子直视着我,仿佛要将我看了个透,
“听三位言谈间屡次提及,这胶东海域新近捞起的青铜宝函,似乎……还与那缥缈无踪的‘长生不老’之说,牵扯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略作停顿,每一个字都敲在寂静的空气里,重若千钧,
“黄先生,恕我唐突一问,此事……当真确有其据?抑或只是捕风捉影的江湖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