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算法初现锋芒 (第1/2页)
江城市人民医院科研所,深夜。
走廊尽头的实验室灯还亮着,微弱的光线从门缝中透出,在冷清的过道上拉出一道细长的光痕。
室内,林修远正坐在电脑前,神情专注地敲击键盘。
他身旁坐着徐璐,一名刚分配来的计算机专业实习生,此刻双眼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眉头微微皱起。
“林医生,你确定这套模型真的能预测误诊?”她低声问道。
林修远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敲下回车键。
几秒后,屏幕上跳出一组结果——三例被医院原始记录归类为“胃炎”的病例,经模型分析后,提示为罕见病“克罗恩病”早期症状,且与后续确诊时间高度吻合。
徐璐倒吸一口凉气:“这……这简直像开了天眼。”
她翻出原始病历比对,越看越震惊。
原本在当年被专家小组集体忽略的症状,竟被这套模型精准捕捉到。
“这不是开天眼。”林修远淡淡一笑,“这是数据的力量。”
他的心中却并不轻松。
这套“智能诊断算法”,正是他前世主导开发的AIMedCore3.0系统的核心模块。
如今他将它包装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罕见病辅助诊断模型”,就是为了顺利通过科研所的审批,获得项目经费和系统接入权限。
而今晚,是他第一次真正运行完整模型,测试其在现实环境中的表现。
结果令人满意,但隐患也随之浮现。
科研所所长刘国栋是个老狐狸。
他在评审会上听完林修远的课题陈述后,眼神就变了。
那不是欣赏,而是警惕。
“一个实习医生,居然能提出如此前沿的研究方向?”
回到办公室后,刘国栋便悄悄召见了一名技术员。
“盯住林修远,尤其是他调取数据库的行为。他申请的只是‘罕见病’研究,可这几天调阅的数据范围,已经远远超出这个范畴。”
“明白。”技术员点头,随即启动了远程监控程序。
与此同时,科研所二楼的监控摄像头也悄然开启,对准了林修远所在的实验室门口。
夜更深了。
林修远关闭测试界面,揉了揉眉心,转头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
但他并不慌张。
相反,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林医生,我觉得我们该歇一会儿了。”徐璐打了个哈欠,看着时钟已经指向凌晨一点。
“嗯。”林修远点头,“你先回去吧,我再整理一下今天的数据。”
等徐璐离开后,林修远起身,走到门边确认没人之后,迅速打开一台备用笔记本,登录内部服务器。
他开始上传一份“测试数据集”。
这份数据看似真实,实则经过精心构造,专门用于诱导监视者追踪。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坐回主控台,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跳动,将真正的核心代码加密转移至一个隐藏分区,并设置多重防火墙保护。
就在最后一行代码完成的瞬间,他的眼角余光扫到了任务管理器中的异常流量波动。
有人正在尝试访问他的终端。
林修远嘴角微微勾起,
“来得正好。”
他不动声色地退出所有程序,熄灭电脑屏幕,然后起身伸了个懒腰,做出一副疲惫的模样。
随后,他锁上门,离开实验室。
走廊里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值班室传来微弱的电视声。
林修远缓步走在空荡荡的楼道中,脑海中却已开始规划下一步棋局。
但这恰恰说明,他已经走对了路。
一场医界风暴,即将掀起。
林修远离开实验室后,并未立刻回家。
他绕了几个弯,确认身后无人跟踪,才坐上一辆夜班出租车。
车内昏黄的灯光下,他的眼神沉静如水,嘴角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徐璐说得没错,我们确实得小心行事。”他低声自语,脑海中浮现出那份被精心构造的“错误测试数据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