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信任裂缝中的微光 (第2/2页)
会议结束后,林修远走出疾控中心大楼,阳光洒在他的肩上,照出一道修长的影子。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座白色的建筑,嘴角微微扬起。
“从今天起,我不会再躲在幕后。”
风掠过他的衣角,带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气息。
林修远在疾控中心会议上的表现,如同一颗投进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他不仅用“智能诊断系统”赢得了专家组的认可,更以一种近乎挑衅的方式,将这套系统作为试点项目的一部分,正式共享给市疾控中心使用。
这一决定,在刘国栋眼中,无异于一场精心策划的入侵。
疾控中心数据控制室
翌日清晨,疾控中心的技术人员已经开始接入林修远提供的系统接口。
数据流动的速度之快、分析维度之广,让一众资深专家都惊叹不已。
原本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数据汇总与趋势分析,现在不到两小时便已完成。
“这系统太先进了……几乎可以实时预测疫情走向。”一位技术主管低声感叹。
而就在众人还在为系统的高效运作而惊叹时,刘国栋却在办公室中面色铁青地盯着电脑屏幕。
他的手下已经确认,那套系统的核心算法并不属于现有公开技术体系,甚至部分代码结构,连他们科研所的顶尖程序员都无法完全理解。
“这不是一个实习医生能做出来的东西。”刘国栋咬牙低声道,手指在桌面敲击着,“他在隐藏什么?”
他试图向卫健委施压,要求暂停该项目,却被上层一句“当前正值流感高发期,任何有助于预警和防控的手段我们都要支持”打回。
他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而这,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江城市人民医院档案室
与此同时,医院档案室的灯光幽暗,空气中弥漫着纸张与尘埃混合的味道。
林浩然屏住呼吸,翻动着手中的资料,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他本是偶然间听说赵文杰曾在十年前负责过某款降压药的临床试验,出于对林修远的支持和好奇,才偷偷来档案室查找相关记录。
没想到,还真让他找到了关键证据。
一份名为《2010年全国高血压新药多中心临床试验中期报告》的文档中,赫然出现了赵文杰的名字。
而在附件页中,几组异常数据引起了林浩然的注意——这些数据明显经过人为修改,原本显示药物不良反应率高达17%,最终报告中却变成了3%。
“这是造假!”林浩然心头一震,立刻掏出手机拍照,并附上一条简短信息:“林医生,这可能是突破口。”
发送完毕,他迅速合上文件夹,悄悄退出了档案室。
林修远住所深夜电脑屏幕发出微弱的蓝光,林修远坐在书桌前,神情冷峻地浏览着林浩然传来的资料。
他轻轻敲击键盘,调出一段早已准备好的视频片段——画面模糊,但声音清晰。
画面中,赵文杰正与一名康泰集团代表在私人会所包厢密谈,言语间提及“数据优化”、“审批流程加快”等敏感词汇。
这段视频是他重生后通过未来记忆锁定的关键证据之一,但他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出手。
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他将视频进行剪辑处理,抹去原始时间戳,并附加了一份匿名举报信,详细列出了赵文杰涉嫌造假的药品名称、涉及医院及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路径。
随后,他将这份材料上传至市卫健委纪检组的专用邮箱。
“你们想玩?”他嘴角微微扬起,眼中寒芒一闪,“那就陪你们玩到底。”
次日清晨,卫健委内部通报紧急下发,要求各直属单位配合调查一起关于某降压药安全性存疑的举报材料。
同时,疾控中心正式发布通知:将在全市范围内试点部署林修远开发的“智能诊断系统”,用于流感监测与早期预警。
这两则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医疗圈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惊呼林修远终于要崛起,也有人暗中猜测这背后是否有更大的布局。
而在这场风暴的核心,赵文杰猛然从办公椅上站起,脸色阴沉如墨。
他接到消息,自己主管的那款降压药被临时叫停临床使用,还成立了专项调查组。
他猛地抓起外套,冲出办公室,直奔市科研所而去。
因为他知道,这一切的背后,只可能有一个人在操控。
而这个人,就是林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