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要不是他步步紧逼,我岂会起兵造反? (第1/2页)
大秦!
“明太祖既有二十多位皇子,为何偏偏立孙?”
“这岂不是埋下祸根?”
“倘若诸王中有人野心勃发,天下怎能安宁?”
始皇帝不解朱元璋此举。
按理来说,皇位继承应兄终弟及。
朱标既亡,那应由秦王、晋王、燕王等兄弟继之。
可他却偏偏将皇权交给了子嗣的孩子。
诸侯王们又怎会甘心?
“怪不得后来局势不稳。”
始皇叹息了一声。
……
大唐!
太极殿内寂然无声。
李承乾捋着几缕胡茬沉思。
“朱元璋立孙不立子,实在是……”
“让人玩味至极。”
李世民心中泛起疑云。
他不相信,那个从乞丐出身最终登顶天下的朱元璋会糊涂到这种地步!
老朱绝不可能察觉不到其中暗藏的隐忧。
旁边的长孙无忌开口道:
“诸王握有重兵,若生异志,势必引发内乱。”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允炆,背后定有安排。”
“他必然会为自己的孙子预留下足以立足的根本。”
房玄龄却面露凝重,缓声说道:
“只是,这一步已然埋下了大患。”
“我以为,日后的燕王起兵,正是因此埋下伏笔。”
……
永乐时期!
朱棣望着朱允炆登基的画面,内心百感交集。
当年长兄去世,宗亲之中最有资格的其实是他。
可父皇终究把皇位交给了朱允炆。
而彼时的他,并未动过夺位之念。
他始终相信,父皇不过是更偏爱长兄而已。
这座龙椅,本就是为长兄一脉所留。
朱棣打心底接受了这个现实。
自那以后,他收敛锋芒,只愿安分守藩。
这也是他多年如一的想法。
当年朱标尚在,他便甘心守边疆,披甲出征。
可世事难料……
他的那位侄儿,心狠手辣得超乎想象。
刚继位不久,便急不可耐地发动削藩!
实际上,藩王制度本就有废除的可能,这一点朱棣他们早有心理准备。
当年朱标就谈及过相关打算。
若是由朱标亲自出手,他们自然不敢有任何反抗。
然而朱允炆不仅性急,手段更是毒辣!
上来便废黜数位王爷为庶人!
甚至还将那位自幼与他一起长大的湘王,逼得走投无路而死。
那可是他的十二弟啊!
朱棣一想到性情温和的十二弟,心中便一阵绞痛。
不仅如此,朱允炆还追赠湘王为“湘戾王”。
这口气,怎能咽得下?!
各地藩王无不人心惶惶。
在那种情形下,不反就是等死!
“十二弟啊……”
朱棣叹息一声,旋即轻轻一笑,道:
“这侄儿,倒是与父皇一般狠厉。”
“若非他步步紧逼,我岂会起兵造反?”
“………”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一旁默然无语。
他们也曾在靖难之战中立下功勋。
若非身陷绝境,谁愿意背负叛臣之名?
当时,建文帝的屠刀已经高悬在燕王府满门之上!
若非父皇既能忍又敢断,
只怕此刻他们坟上的野草,早已随风飘摇。
……
洪武时期!
老朱盯着天幕,没有明显情绪波动。
朱标身死后,他真的把皇位交给朱允炆?
细细揣摩之后,竟觉得这是自己会做出的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