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136章 唯有强汉,才不受人欺辱——!!

第136章 唯有强汉,才不受人欺辱——!!

第136章 唯有强汉,才不受人欺辱——!! (第2/2页)

收复失地,路途仍旧漫长崎岖。
  
  尽管如此,赵匡胤对李世民也并非满怀钦佩。
  
  李世民能听劝纳谏,确是史书上的佳话。
  
  但在赵匡胤看来,若是一位帝王能从一开始就审慎行事、防微杜渐,又何必非得靠群臣提醒呢?
  
  换句话说,唐太宗虽然愿意接受批评,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他自律不够。
  
  赵光义也补充一句:
  
  “李世民虽有才干,却太在意名声。”
  
  事实上,从宋代历代帝王的语气看,对李世民的评价似乎普遍偏冷。
  
  赵匡胤嫌他修养不够,赵光义嫌他图虚名。
  
  连完颜九妹都觉得这位太宗虽善于领兵。
  
  但文治并不出色,所谓的纳谏更像是表面功夫。
  
  可以说,大宋一朝的皇帝们,在对待李世民这件事上,可谓难得一致——
  
  不是很服气。
  
  也可能是宋朝自己存在一些底层问题,导致他们看谁都不太顺眼。
  
  无论如何,未来还是要继续前行。
  
  灯油也得继续熬!
  
  ……
  
  大明!
  
  朱元璋观完这段视频,没有像秦皇汉武那样情绪剧烈波动。
  
  他对李世民的事迹本就略知一二。
  
  对于这位唐太宗,他总体是认可的。
  
  无论是治国手段还是军事才能,都令朱元璋颇为欣赏。
  
  “唐太宗虽不及高祖刘邦那般开国伟业。”
  
  “但他纳谏能容、安定朝纲、成就贞观盛世,这等魄力,着实可贵。”
  
  老朱话音刚落,奉天殿内群臣眼睛顿时一亮。
  
  “保全功臣?值得效仿?!
  
  这话是真的?咱们这些老兄弟也能有个好结局?
  
  “父皇所言极是。”
  
  太子朱标也附和:
  
  “唐太宗能克己纳谏,才成就了贞观治世。”
  
  “既然天下已定,功臣们自然可以得以善终。”
  
  “凌烟阁二十四将,除了长孙无忌、侯君集与张亮,其他皆保全其身。”
  
  这番话,既是在讲唐太宗,也是借古讽今,借机安抚身边的老功臣们——
  
  你们安心,只要我不死,也不想胡乱杀人。
  
  但你们也要记住,别学侯君集、张亮那种搞事情的先例。
  
  朱标的言下之意很明确:
  
  想得善终?可以。前提是别作死。
  
  侯君集当年胆敢在玄武门之变后还妄图谋逆,简直是自寻死路。
  
  张亮则因私自养义子图谋造反,最终被斩首。
  
  至于长孙无忌,虽是皇帝的舅舅、老师——
  
  也是辅政大臣、权倾朝野的门阀之首。
  
  但也因权力过重、压制皇威,终究难逃悲剧结局。
  
  这三人的下场,更多是因为触碰了帝王的底线。
  
  其他二十一位功臣,皆得以善终。
  
  朱标此话更像是给眼前的大明老臣们提个醒——
  
  你们也算是凌烟阁的继承者。
  
  只要安分守己,不谋私利,我大明朝绝不滥杀。
  
  否则,历史已经教训过很多次了。
  
  “不过话说回来,唐太宗的创业难度,与朕相比,还差那么点意思。”
  
  朱元璋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背后好歹有个关陇集团撑腰,我可是一穷二白、从零起步。”
  
  说到底,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是真正白手起家。
  
  这一点,即便是李世民,也自愧不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