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古之亡国者,多因无道,从未听说因功臣过多而亡! (第1/2页)
贞观时期!
李世民看着天幕中的刘秀,心绪复杂。
“朕远不及光武帝啊。”
良久,他才叹出这句话。
论开国太子,李二其实也算。
只是他的太子之位,是在兄长尸骨之上抢来的。
而刘秀这一家,却弥漫着罕见的温情。
郭圣通母子识趣退让,成全阴丽华母子。
阴丽华与刘庄也以善意回报,彼此宽厚。
一家子和和美美。
李二在心底叹息:
要是当年大哥能主动让位,他就不必发动玄武门之变了。
自己也会宽待兄长,让他安享晚年。
至于四弟……
朕没四弟,不熟。
“古来能中兴之主,多在四十之后,唯光武帝三十三岁便成大业。”
李二喃喃道。
这是他对刘秀的评价。
嘴上是赞叹,心里却夹带着对自己的自豪。
刘秀三十三岁立国,固然年轻有为。
可他李世民呢?
十七岁起兵,二十二岁平王世充、窦建德,二十八岁玄武门称帝!
他仍觉自己更胜一筹。
事实上,李二从不吝于评价前人。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虽说得客气,可心底里就是一句:你秦皇汉武,也不过尔尔!
却没想到,千年后,他自己也被点名: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出来装,总会被人点名。
……
大宋!
“光武曾言:古之亡国者,多因无道,从未听说因功臣过多而亡的。”
“推心置腹,以柔御刚,方能治天下。”
赵大赞叹点头。
能善始善终,已属不易。
赵大即位后,也做了类似的举措。
杯酒释兵权!
“我大宋与汉朝颇为相似。北宋虽亡,南宋犹存。”
赵二在旁笑着附和。
赵大却扭头冷眼看他。
你好意思和人家比?
南宋开国之主赵构,算个什么东西?
也配和光武帝并肩?
说这话,纯属恶心人!
赵二自觉失言,立刻闭嘴。
……
洪武时期!
“光武帝真英雄也。”
“允冠百王,有安万世之功!”
老朱由衷感叹。
能打仗,会治国,不滥杀,家中和睦。
这种帝王,太罕见了!
在尔虞我诈的斗争中,透出一抹真情,令他深有共鸣。
毕竟他也在意家人。
当然,他真正在意的,主要是马皇后和朱标。
其他人得靠边站。
“光武帝能取天下,不只是运气,以少胜多,柔中带刚才是关键。”
朱标也颔首称是。
刘秀位列第七,朱家父子都认可,甚至觉得还能更高。
“连光武都排第七,咱可更好奇前面还有谁了。”
老朱眯眼,心头满是期待。
前十,没有他朱元璋,可说不过去!!
………
乾隆时期!
乾隆依旧不改老毛病,摇头点评:
“光武帝,比起明成祖这等篡位之徒,可完美得多!”
“朕看,他的排名还得往前挪,至少该在前五!”
刘秀的优秀毫无争议。
但在乾隆心中,自己这个“十全老人”当然更高。
随着天幕继续显现文字——
【历史十大帝王:第六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