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258章 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第258章 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第258章 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第1/2页)

天幕这段视频详细讲述了老朱如何从一个衣食无着的乞儿,最终一步步走到真龙天子的宝座。
  
  过程之艰难,连一群自诩开创基业的帝王们看了都不禁自愧不如!
  
  后世对老朱有个极高的评价:
  
  那就是——得国最正!
  
  朱元璋确实可以说是历代帝王中,凭最正统的姿态登基的一位。
  
  其实在历代帝王中,最后登上皇位的,往往不是出身卑微的百姓,而是前朝官僚、门阀世族、甚至是贵胄宗室。
  
  所以多数时候,王朝更替本质上只是权力在上层阶级内部的流转。
  
  说到底,这都是内耗。
  
  华夏的皇权可以通过禅让传递,可以靠宫廷政变,也能父死子继,但唯独容不得外族染指。
  
  朱元璋的崛起,则完全不同。
  
  他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举兵,在法理上本就无可挑剔!
  
  他不是单纯卷入内部权力之争,而是以推翻外夷统治为己任,真正实现了振兴中华。
  
  可以说,他一扫百年腥膻,还给华夏一个清朗天地。
  
  更让人叹服的是,老朱的创业经历简直可以载入史册。
  
  这是一个真正的“从无到有”。
  
  穷到极点,竟然能走到天下共主的位置——这样的情节,恐怕寻常扑街作者都不敢随便写!
  
  他的人生开局,几乎就是人间炼狱。
  
  家中饥饿蔓延,亲人一个接一个地饿死。
  
  父母去世时,甚至连块埋葬的土地都没有,最后还是靠着地主施舍,才勉强入土为安。
  
  很多人喜欢说“开局一个碗”,但其实老朱连个碗都没有!
  
  他真正的开局,是两具破布裹着的尸体。
  
  在这样的十八层地狱难度下,别说称帝了,能活下来都已是奇迹。
  
  但老朱不仅活下来了,还走到顶峰,成就了不世之业!
  
  更值得注意的是,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唯有老朱实现了自南向北的统一!
  
  要知道,华夏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北伐南下相对容易,而南伐北上却难如登天。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北方军队对南方往往形成天然的压迫优势。
  
  加上历代都城多建于北方,重兵屯驻,一旦北方势力坐大,南下几乎如水到渠成。
  
  而南方若要北伐,则步步艰险,敌人只会越来越强,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然而老朱却硬是逆势而行,完成了史上少有的南征北统。
  
  这是因为在元朝末年,天下大势已经逼迫民众奋起反抗。
  
  元廷推行森严的等级制度,南人地位卑贱,加之赋税繁重、灾荒不断,百姓生不如死。
  
  在那种环境下,南方的反抗力量也爆发出了惊人的韧性。
  
  老朱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崛起。
  
  更难得的是,他本人确实也是个旷世奇才。
  
  在帝王之中,他的军事才能极为突出。
  
  其他起义军纷纷迫不及待地称帝,老朱却能压制虚荣心,听从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一招,不仅麻痹了元廷,让其放松戒备,也让其他势力低估了朱元璋。
  
  张士诚、陈友谅急于争王称帝,固然有一时声势,但与朱元璋的隐忍相比,最终注定不是对手。
  
  等到老朱羽翼丰满,他面对张士诚与陈友谅的抉择时,没有走寻常路,而是主动迎战更强的陈友谅!
  
  换作常人,必然会先挑弱敌开刀,以图稳妥。
  
  但老朱的魄力与格局,让他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朱元璋在与群雄逐鹿时,并没有选择先拿下张士诚,而是把矛头直指更为强大的陈友谅。
  
  他看得很清楚:张士诚心胸狭窄,只会静观其变;而陈友谅恃才自傲,锋芒毕露,野心勃勃。
  
  一旦自己与张士诚交锋,陈友谅必然乘机出兵。
  
  结果不出所料——
  
  鄱阳湖一战,朱元璋彻底击溃陈友谅,坐稳了南方霸主的宝座!
  
  张士诚也果然如他预测的那样,选择袖手旁观。
  
  这一决断,充分展现了朱元璋的远见卓识与极其精准的局势判断力。
  
  在进攻元朝的战略部署上,朱元璋更显统帅格局。
  
  常遇春曾建议直取元都,而朱元璋果断否决,主张先肃清屏障,再夺河南、潼关,切断元朝门户,最后再挥师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