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代天巡狩 (第2/2页)
轰!
林逸脑子里的CPU差点烧了!代天巡狩?!微服私访?!这特么是天上掉馅饼,还是馅饼里裹着断头台?!
强压住差点脱口而出的“臣遵旨!”,林影帝脸上适时地涌现出震惊、惶恐、难以置信以及一丝被巨大信任砸晕的茫然:“太……太后、陛下、娘娘……这……臣何德何能,担此重任?!臣位卑才疏,恐辜负天恩,贻误大事啊!”
“诶,”李贵妃玉手轻抬,打断他的“推辞”,“林爱卿过谦了。你那‘摊丁入亩’之策,那首《沁园春》,还有那份详实图解的奏对,太后与本宫都看在眼里。这‘观风使’,非你莫属。一来,你寒门出身,深知底层艰辛,不易被下面人糊弄;二来,你非科道言官出身,地方官对你防范不深,便于察访;三来……”她顿了顿,眼波流转,带着一丝玩味,“你足够聪明,也足够……命硬。”
“命硬”两个字,她说得轻飘飘,落在林逸耳中却如同炸雷!这是敲打!赤裸裸的敲打!意思就是:小子,知道水深,但太后看好你,让你去趟雷,能不能趟过去活蹦乱跳地回来,看你自己的造化!
“至于安全,”李贵妃仿佛看穿他的顾虑,指尖轻轻点了点桌面,“太后会给你一道密旨,紧要关头可调动地方驻军一小队护卫。另外,”她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老太监,“魏大伴。”
那泥塑般的老太监躬身向前一步:“老奴在。”
“你挑两个机灵可靠的人,远远跟着林大人。非生死关头,不必露面。保林大人一路平安。”李贵妃吩咐道。
“老奴遵旨。”老太监魏大伴的声音依旧平淡,但林逸能感觉到他垂下的眼皮下,那目光如同实质的针,在自己身上扎了一下。
林逸心里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这哪是保护?分明是监视!一个明面上的“观风使”,暗地里一道密旨,再加三个(至少三个!老太监自己可能都不简单)身手莫测的大内高手当尾巴……太后和贵妃娘娘,你们这安保措施也太豪华了吧?这趟差,简直是豪华版的地狱观光团!
“臣……叩谢天恩!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太后、陛下、娘娘重托!”林逸噗通一声跪下,激动得声音发颤,充分演绎了一个被破格提拔的寒门士子应有的感激涕零。心里却在疯狂盘算:地方豪族!郑元吉那老狐狸的地盘青州府肯定绕不开!还有那个神秘组织青蚨会……这趟浑水,不想趟也得趟了!正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老子倒要看看,这大胤朝的基层,到底烂到什么地步!
数日后,林逸脱下崭新的七品鹭鸶鸶补服,换了身半旧的靛蓝细棉布直裰裰,头戴方巾,背着一个不起眼的书篓子,活脱脱一个家境尚可的游学书生,揣着那道分量堪比板砖的密旨和太后特批的“活动经费”一百两雪花银,低调地出了汴京南门。
身后百丈外,远远吊着两个同样不起眼的“路人甲”和“路人乙”——魏大伴精心挑选的“眼睛”。
秋高气爽,官道两旁田野却显得有些萧瑟。林逸骑着一头租来的健骡(马太贵,且显眼),慢悠悠走着,心里盘算着路线:第一站,直奔京畿重地,河南彰德府!这里离京近,消息灵通,又是漕运和陆路枢纽,地方势力盘根错节,最能看出门道。
几天后,彰德府辖下,清源县。
县城不大,倒也热闹。林逸找了家干净的客栈“悦来”——这名字简直是大胤朝连锁旅店的标配——要了间上房。刚安顿下来,就听得楼下大堂人声鼎沸,夹杂着哭喊和喝骂。
林逸推开窗棂棂往下看。只见几个青衣皂隶,正凶神恶煞地驱赶一群衣衫褴褛的农夫。一个白发老农跪在地上,死死抱着一个皂隶的腿,哭嚎:“官爷!官爷行行好!再宽限两天吧!地里麦子刚灌浆,实在拿不出啊!去年的丁银,小的卖了两亩水田才凑上,今年再交,小的全家只能去喝西北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