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问话 (第1/2页)
青帮这次配合76号在租界的行动闹得很大,获悉消息后,地下组织迅速转移相关人员,同时被迫放弃多个重要交通站和联络点。
《申报》等报纸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民营报纸,他们始终秉持“拥蒋抗日”立场,默认国民政府的合法政权,间接强化了国民政府的抗战领导形象。
当消息传回山城后,山城军统总部立即向陈树下达锄奸命令,要求其尽快铲除张万霖,以儆效尤。
丁墨在这次行动中逮捕大批抗日分子,并将他们押回76号审讯。
此事很快引起了渡边联络官的注意,他立即以特高课的名义要求丁墨汇报详情,随后通过孙涛将情报传递了出去。
当林致远得知情况后也是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刚除掉季云,又冒出一个张万霖。
想到76号在租界闹的动静这么大,地下组织肯定早已得知情况并转移了。
不过当他通过报纸得知,张万霖公然成立了"新亚和平促进会",协助日军大肆搜刮战略物资,顿时勃然大怒。
尽管以林致远目前的身份,难以直接对李群等汪伪政府特务头目采取行动。
但张万霖不同,此人并无正式官职,仅仅是一个依附于日本人的汉奸而已。
对林致远这个日本权贵来说,这个所谓的"上海滩地下皇帝"根本不值一提,完全可以公开施压,甚至直接惩戒。
不过还是要找个合适的理由,不能给人留下把柄,他略作思索,随即召来周慕云,低声交代了几句。
周慕云会意,立即着手安排。
数日后,沪市东区一家名为昌隆商行的贸易行,突然开始向外出售粮食、棉纱等战时紧缺物资。这一情况很快引起了各方关注,自然也传到了张万霖耳中。
"查清楚这家商行的底细了吗?"张万霖沉声问道。
手下连忙回禀:"大帅,这家商行是去年成立的,老板姓吴,是徽商。之前贸易行的规模不大,不知为何最近突然囤积了大量物资。”
“据小的探查,他们仓库里囤积的粮食至少有十万斤,棉布不下五万匹。"
张万霖略一估算,这批货物价值约二十万法币,在沪市商界已属中等以上规模了。
自从当上"新亚和平促进会"会长后,他协助日军征购物资的权力更大了,胃口也随之膨胀。这批货物若能低价吃进,转手卖给日本人,至少能赚五万。
但让他迟疑的是,这样实力的商行在沪市理应有些背景,他却从未听说过。
"万霖,这种商行有什么好顾虑的?"坐在一旁的俞峰不以为然地说道。俞峰是张万霖的亲家,也是他生意上的得力助手。
张万霖犹豫道:"能在这种时候搞到这么多紧缺物资,恐怕背后有靠山。"
"怕什么,现在整个上海滩,谁不知道我们有76号和日本人撑腰?就算有背景,还能硬过皇军?"
这番话说到张万霖心坎里去了,自从公开投靠日本人后,他的势力迅速膨胀,连租界里的外国人都要给他几分面子。一个小小的商行,确实不足为虑。
"好!先礼后兵。"张万霖拍板决定,"派人去谈谈,就说我们'新亚和平促进会'愿意以市场价七折收购,算是给他们一个巴结皇军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