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启动意识蜂巢协议 (第2/2页)
“第二,联系所有我们能影响的主流科技媒体和意见领袖,提供瑞纳案件已知的、经得起法律检验的有限事实(攻击手段、目标),重点强调NeuroSting是未经授权的非法改装品,与NeuroLink的公开技术路线有本质区别。同时,准备好‘认知增强平台’核心伦理框架白皮书(公开版),立刻发布。”
“第三,”林溪顿了顿,目光扫过怀中沉睡的陈屿,“准备一场技术闭门演示会。时间:24小时后。地点:NeuroLink最高级别安全演示厅。邀请名单:格雷董事、霍夫曼教授及其核心团队、董事会关键成员、以及……我们最坚定的盟友和最难缠的反对者。”
夏衍愣了一下:“演示会?溪姐,现在演示什么?舆论焦点在伦理恐慌上,技术演示能扭转吗?而且格雷他们肯定……”
“演示‘认知增强’的未来,以及它真正的‘防火墙’。”林溪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按我说的准备。名单必须包括格雷。”
通讯结束。水塔内重归寂静。林溪低下头,额头轻轻抵在陈屿的发顶,闭上眼。意识深处,无需言语的请求发出:
`>核心堡垒,请求战术支援。`
`>目标:扭转舆论战局,粉碎恐慌。`
`>需求:终极防御协议——“意识蜂巢”可行性推演。`
几乎是瞬间,一股微弱却清晰的意识流反馈回来。并非完整的计划,而是无数闪烁的思维火花和可行性参数,如同星图般在她意识中展开:
`[概念]:分布式意识协同增强网络(代号:意识蜂巢)`
`[核心]:基于SynergyCoreV3无创式脑波捕捉与轻量级情绪/意图反馈技术`
`[形态]:多人(N>=5)实时接入,共享特定目标下的思维片段(非隐私层)与认知资源`
`[防火墙]:`
`-核心:林溪(作为“蜂后”节点,提供最终意图锚点与伦理协议仲裁)`
`-硬件:临时搭建的、物理隔绝的专用神经交互舱`
`-协议:多层加密,实时意识流脱敏过滤,强制隐私屏障(由“蜂后”节点监管)`
`[演示目标]:`
`-展示协同解决复杂问题的效率飞跃(如:现场解析BCI提供的未公开神经编码难题)`
`-实时可视化共享的“思维轮廓”与“意图流”(非内容),证明透明可控`
`-由霍夫曼等权威现场感知并确认:无强制,无控制,只有高效、透明的协同`
`[风险]:`
`-蜂后节点(林溪)神经负荷极高`
`-需核心堡垒(陈屿)提供底层协议实时维护与异常熔断`
`-存在被恶意节点(格雷)尝试反向渗透或干扰的可能`
星图般的推演在林溪意识中旋转、组合。她“看”到了那个可能:用最激进的技术,在最危险的时刻,向世界展示“认知增强”的光明面——不是控制,是连接;不是窃密,是共享;不是恐惧,是力量!用无可辩驳的现场体验,击碎谣言的根基!
但代价巨大。作为“蜂后”,她将是所有意识流的交汇点与防火墙,神经负荷远超会议室那次。而陈屿,必须在核心接口刚刚经历风暴、尚未完全复原的状态下,为整个“蜂巢”提供底层支撑和实时防御。
林溪睁开眼,低头看着陈屿沉睡中安宁的侧脸。他眼睫低垂,呼吸均匀,仿佛意识深处的推演只是他修复进程中的一段平静运算。
她收紧手臂,将他更深地拥入怀中,脸颊贴着他微凉的发丝。没有犹豫,只有最深沉的信任与托付。
“指令确认。”她对着沉睡的他,如同对着自己最坚定的信仰,“启动‘意识蜂巢’协议。核心堡垒,准备接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