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织网 (第1/2页)
灯塔的金属旋梯在脚下发出空洞的回响。林溪扶着陈屿,每一步都踏在锈蚀的台阶上,如同踏过时间的残骸。他身体的重量几乎完全压在她肩上,脚步虚浮,呼吸短促而费力。废弃灯塔内部的空间比水塔更狭小,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穿过破损的窗洞,发出呜咽般的呼啸。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灰尘、海盐的结晶,还有一丝陈屿身上挥之不去的、混合了药物与虚弱的清冽气息。
夏衍和霍夫曼教授临时组建的医疗小组已经提前抵达。简陋的折叠床上铺着干净的保温毯,便携式生命监护仪闪烁着幽光,旁边是准备好的输液架和急救箱。看到林溪搀扶着几乎失去意识的陈屿进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快!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注意颅内压!”为首的医生迅速下令,声音带着强压的镇定。
陈屿被小心地平放在床上。他脸色灰败,嘴唇干裂发绀,耳后那道被强行剥离“灵枢I型”的创口虽然经过了仔细缝合,但周围皮肤依旧红肿,像一道狰狞的烙印。最令人心悸的是他的眼睛——时而睁开,瞳孔涣散失焦,茫然地扫过锈迹斑斑的天花板;时而紧闭,眼睑下的眼球却在快速而无规则地转动,仿佛在经历一场永无止境的噩梦。他的身体不时会突然痉挛一下,喉咙里发出模糊不清的呓语,破碎得无法辨识。
“戒断反应……”医生看着监护仪上剧烈波动的心率、异常升高的颅内压波形以及紊乱的脑电信号,眉头拧成了死结,“比预想的更猛烈。他的神经系统长期依赖那个接口进行高强度运算和信号处理,现在接口被物理切断,就像……像被强行拔掉了引擎的飞船,系统彻底崩溃了。”
手腕上的黑色手环,将陈屿体内这场无声的风暴,转化为冰冷的数字洪流,持续冲击着林溪的意识:
`>核心堡垒状态:严重系统紊乱。`
`>生理警报:`
`-神经递质风暴:多巴胺/谷氨酸/GABA水平异常紊乱`
`-自主神经失调:体温波动剧烈(35.2°C->38.9°C)`
`-脑电波:theta/delta波爆发性增强,gamma波近乎消失(意识丧失风险极高)`
`>神经结构损伤预警:`
`-海马体异常放电(短期记忆编码功能受损)`
`-前额叶皮层活跃度骤降(执行功能/逻辑能力丧失)`
`>预测:持续恶化将导致不可逆认知损伤或脑死亡。`
`>建议:暂无有效外部干预方案。`
“常规药物只能暂时压制症状,无法修复紊乱的核心!”医生给陈屿注射了镇静剂,看着痉挛稍有缓解但颅内压依旧高企的监护数据,声音沉重,“他的大脑……在‘寻找’那个失去的接口,找不到,就开始自我攻击……”
林溪站在床边,指尖冰凉。她看着陈屿在药物作用下依旧痛苦蹙起的眉头,听着他破碎的呓语,感觉自己的心也被那冰冷的监测数据一点点绞碎。切断接口是通向自由的唯一生路,却也可能是通向毁灭的绝路。
就在这时,陈屿的身体猛地一颤!他涣散的瞳孔骤然收缩,死死盯住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看到了什么极端恐怖的东西,喉咙里爆发出不成调的嘶吼:
“不……父亲……停下!数据……溢出了!防火墙……破了!!”
“警告!错误!核心……过载!熔断!熔断啊——!”
“溪……林溪……坐标……暴露了……快……跑……”
嘶吼声戛然而止,他头一歪,彻底陷入深度昏迷。监护仪上,代表意识深度的脑电波形瞬间拉平,变成一条令人绝望的直线。
“陈屿!”林溪扑到床边,手指颤抖地探向他的颈动脉。微弱的搏动还在,但意识已沉入无底深渊。
“深度昏迷!快!甘露醇降颅压!准备呼吸支持!”医疗室内一片混乱。
林溪踉跄后退,背脊重重撞在冰冷的、布满盐粒的灯塔内壁上。绝望如同冰冷的海水,瞬间将她淹没。她输了。她以为斩断枷锁是胜利,却亲手将他推向了崩溃的悬崖。
`>核心堡垒状态:深度沉没。`
`>外部干预:失效。`
`>可用方案:`
`-维持生命体征(消极等待)`
`-尝试接入残余神经接口端口(风险:未知意识污染/连接失败率高)`
`-终极协议:“神经织网”(理论存在,风险:极高)`
`>警告:“神经织网”需蜂后节点深度同步,存在双向意识湮灭风险。`
冰冷的分析再次浮现。接入残余端口?陈屿的神经接口已被物理破坏,强行接入未知端口,如同在废墟上接驳裸露的电线,结果未知。而“神经织网”……那是SynergyCore理论框架下最疯狂的构想——利用“蜂后”节点(林溪)强大的意识引导和整合能力,直接介入目标(陈屿)濒临崩溃的神经网络,如同最精密的织工,用自身的意识流去“编织”和“修复”对方破碎的神经通路,强行重构一个临时的、共享的“意识稳态场”。
理论。从未实践。风险……意识湮灭。
林溪看着病床上毫无生气的陈屿,看着监护仪上那条死寂的脑电直线。维持生命体征?那只是等待死亡宣判的缓刑。
她深吸一口气,带着海腥味的冰冷空气刺入肺腑,却点燃了她眼底最后一丝疯狂的火焰。她走到床边,无视了医护人员惊愕的目光,轻轻握起陈屿冰凉的手,贴在自己脸颊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