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齐天大剩 (第1/2页)
2025年的仲夏,城市像一块被阳光烘烤的玻璃,透明却带着灼人的温度。街道上人来人往,地铁里挤满了戴着耳机、低头刷手机的年轻人,他们眼神空洞,仿佛在用沉默对抗整个世界的喧嚣。在这个被算法和节奏支配的时代,婚姻不再是人生必经的仪式,而更像是一道可选题——有人跳过,有人犹豫,有人还在等待一个“对的人”。可对张慧来说,这道题早已有了标准答案:结婚,生子,安稳过日子。
“姐,你和小宝到底什么时候领证?”张慧坐在姐姐张芸家的沙发上,手里捏着一杯已经凉透的柠檬水,语气里带着几分焦躁,“再拖下去,等你们四十了,别人背地里可就得叫你们‘齐天大剩’了!一个女的,一个男的,年纪一大把还不结婚,人家不说你们自由,只说你们有问题。”
张芸正蹲在阳台给一盆绿萝浇水,听见这话只是笑了笑,没回头。她38岁了,眼角已经有了淡淡的细纹,但那双眼睛依旧清澈,像小时候在乡下捉萤火虫时那样亮。她轻轻把水壶放下,说:“急什么?我们感情好着呢,结婚证又不会跑。”
“感情好?感情好就能当饭吃?”张慧站起身,走到阳台门口,语气更急了,“你知道现在外面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妈要是知道了你们还没领证,非得气出高血压不可。再说了,万一……万一有孩子了怎么办?”
话音刚落,张芸的手微微一抖,水珠溅在她白色的棉布裙上,晕开一小片深色。她没说话,只是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绿萝的叶子。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她微微隆起的小腹上——那是她最近才察觉的秘密,也是她和刘小宝之间,最柔软又最沉重的牵绊。
刘小宝是个保洁员,在张慧供职的天体物理研究所做日常保洁。他40出头,个子不高,皮肤被日晒风吹得有些粗糙,但笑起来眼睛会弯成月牙。他和张芸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那时张芸还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穿着米色风衣,说话轻声细语。刘小宝坐在角落,手里捧着一杯白开水,全程没怎么说话,却在散场时默默帮她拎包送到地铁口。
从那以后,他开始笨拙地追求她。没有玫瑰,没有烛光晚餐,只有每天一条“今天降温,记得加衣服”的微信,和周末准时出现在她公司楼下的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张芸一开始觉得这人太土,可慢慢地,她发现他的踏实像一块压舱石,让她在浮躁的城市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安心”。
可安心,不代表没有压力。
那天晚上,张芸坐在医院的走廊里,手里攥着一张B超单,眼泪无声地往下掉。刘小宝蹲在她脚边,手心全是汗。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结婚、房子、孩子、奶粉、教育……而他,一个月工资四千五,连房租都有时要问别人借。
“要不……我们先领证?”刘小宝抬起头,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退让的坚定。
张芸看着他,忽然笑了:“你不怕我拖累你?”
“怕。”他老实点头,“但我更怕你一个人扛。”
第二天,刘小宝去了趟城东的高档小区。那里住着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刘大军,NY生物科技公司的副总裁,开着保时捷,住着三百平的大平层。兄弟俩关系一向冷淡,父亲早年出轨,母亲带着他改嫁,而刘大军跟着父亲长大,两人几乎没见过几面。
可为了张芸,刘小宝还是敲响了那扇沉重的雕花木门。
“三万。”他站在客厅中央,背挺得笔直,“不多,就三万,够我们办婚礼、租个像样的房子,给孩子攒点奶粉钱。”
刘大军坐在真皮沙发上,手里转着车钥匙,皱眉:“你和那个女的……还没结婚?”
“快了,就差领证。”刘小宝声音低,但没退缩,“我不能让孩子生下来没名分。”
刘大军冷笑:“你一个保洁员,养得起家?三万?我一顿饭都不止这个数。行吧,给你,但记住——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别再来找我。”
钱拿到了,是现金,用黑色塑料袋装着。刘小宝一路紧紧抱着,像抱着某种希望。他知道这钱来得不容易,也知道哥哥眼里的轻蔑有多深。可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张芸肚子里那个小生命,是他终于能堂堂正正牵着她的手,走进民政局,说一句:“我愿意。”
可命运总爱在人刚看到光时,泼来一盆冷水。
张芸的母亲是在一次家庭聚餐时发现端倪的。她一眼就看出女儿脸色不对,饭没吃几口,就借口去洗手间,翻了她的包。那张B超单,像一把刀,刺穿了她心中最后的防线。
“你疯了?!”母亲拍桌而起,声音尖锐得几乎要震碎玻璃,“还没结婚就敢怀孕?你让人家怎么看我们张家?你妹妹是有正规单位的人,你知不知道这会让她在单位里抬不起头?”
张芸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妈,小宝他……愿意负责。”
“负责?他拿什么负责?一个月几千块?连孩子奶粉都买不起!”母亲气得浑身发抖,“赶紧领证!明天就去!不然我当没你这个女儿!”
那一夜,张芸躲在房间里哭了很久。窗外是城市的灯火,像无数双冷漠的眼睛。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总说:“女孩子要洁身自好,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可如今,她明明爱着一个人,也即将成为母亲,却被最亲的人指责为“不检点”。
刘小宝坐在她床边,轻轻抱住她:“别怕,我们明天就去领证。从今以后,你是我的妻子,孩子是我们的孩子。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
2025年的华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社交媒体上,“单身贵族”“一人食”“独居生活”成了热门话题。许多年轻人说:“婚姻是束缚,生育是负担。”他们追求自由,追求自我实现,追求不被传统绑架的人生。
可张芸和刘小宝不一样。他们不是不想自由,而是选择了另一种责任。他们知道,结婚证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承诺的开始;孩子不是负担,而是两颗心共同孕育的奇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