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机会,巨大的机会! (第2/2页)
“再后来,糖果厂就开始自己搞专卖店,叫‘秋林糖果专卖店’,跟我们食品厂彻底脱钩了。”
“现在啊,他们是自己生产,自己卖!”
王科长摇摇头,总结道:“所以现在,秋林公司管百货商场,我们食品厂做传统糕点面包,糖果厂专攻糖果和格瓦斯。”
“三家各干各的,名义上都还挂着‘秋林’的牌子,但早就不是一回事了!”
他叹了口气:“有时候想想,也挺乱的。”
“好好的一个老字号,硬生生拆成了三块,各搞各的,互相之间还有点较劲的意思。”
“特别是糖果厂那边,现在势头挺猛,专卖店开得红火。”
秦远静静地听着,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掀起了波澜!
秋林公司一分为三!
秋林公司(百货)、秋林食品厂(传统糕点面包糖果)、秋林糖果厂(糖果、格瓦斯)!
三家独立核算,各自为政!
更关键的是,核心的、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品牌价值的资产——格瓦斯的生产权,掌握在秋林糖果厂手中!
而销售权,在经历了混乱和博弈后,也最终被糖果厂自己牢牢掌控!
王科长口中的“混乱”和“较劲”,在秦远听来,却如同天籁之音!
这种产权不清、主体分散、互相掣肘的局面,简直是浑水摸鱼的绝佳环境!
秋林公司(百货)空有品牌名头,却失去了核心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控制权,只能守着百货大楼收租。
秋林食品厂守着传统糕点面包,但市场日趋饱和,竞争激烈。
秋林糖果厂虽然掌握了核心产品(糖果、格瓦斯),但品牌根基在“秋林”这个大招牌下,自身独立品牌“里道斯”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
而且作为独立小厂,资源有限。
这三者分立,彼此之间必然存在利益冲突和产权纠葛!
特别是在“秋林”这个金字招牌的使用权、历史积淀的归属感、以及未来可能的改制利益分配上,绝对会爆发激烈的争夺!
混乱是他这种投机者往上攀爬的阶梯!
而这场因改制不彻底、产权界定模糊而造成的“三足鼎立”的混乱局面,正是秦远此行最大的机会!
他原本只是想披着“苏联”外衣,引进技术和设备。
但现在,一个更大胆、更诱人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
或许,他可以利用这三家之间的矛盾,以及秋林糖果厂相对独立但根基尚浅的现状,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尝试更深层次的合作。
甚至……在未来可能的改制浪潮中,谋求更大的利益!
比如,以“远东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的名义,与秋林糖果厂建立合资企业?
或者,在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提前注册“里道斯”这个未来决定秋林糖果厂命运的商标?
机会!巨大的机会!
秦远望着车窗外冰城璀璨的灯火,眼神越发的锐利。
东南方向依旧火光冲天,但这火光,在秦远心里,已经变成了跳动的野心!
(PS:因为审核风险的缘故,作者把哈尔滨全部改成了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