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她有些较劲的意思 (第2/2页)
大主任这才正色道:“要让AI的准确率再上一个台阶,达到我们预期的90%以上,就需要大量的高质量临床数据喂养。”
“初步估算,至少需要一千个复杂病例的完整数据链。每个病例花费大约在八千元,光这一项就要八百万。”
“这还没完,我们还要在手术室安装专用设备,一台下来就要五十万起步,后期还要招募至少一百名志愿者病人进行临床试验,每个病人都需要全程密切随访,费用预估是五万,林林总总加起来,总投入就要好几千万。”
听着这些跟不要钱似的数字,孙医生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主任摊了摊手,神情无奈:“医院的科研经费只能覆盖三分之一,剩下的大头必须靠外部投资,而问题就是在这里。”
他看向三位医生,“因为这个项目在国内还没有真正成功的大规模商用的先例,投资方会有各种质疑。”
“而这些质疑,只会搞算法写代码的技术团队解释不清楚,他们不懂临床,说不到重点,只能依靠你们临床医生,才能解答投资方的疑虑。”
阮听竹表示支持:“主任放心,我会尽全力的。”
大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好,那这个项目的对外宣讲就主要交给你们三位了。你们看谁来主导这个团队比较好呢?”
孙医生很有自知之明地笑着摆摆手:“我年纪大了,对这些新兴科技确实理解不深,我跑跑腿、打打下手,提供点临床经验还行,主导就算了。还是让时医生和阮医生这些年轻人上吧。”
时知渺和阮听竹都下意识看向对方,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地交汇了一下。
阮听竹的心头一动,几乎是立刻开口:“主任,让我来主导吧,我在京华医院时,深度参与过类似的项目,对流程和投资方关心的点都比较熟悉。”
她说着看向时知渺,隐隐有点较劲的意思,“时医生没意见吧?”
“我没意见。”
时知渺全程的发言都很少,态度也是平平淡淡的。
“好,那就这么定了。阮医生主导,时医生和孙医生全力配合。”
大主任一锤定音,会议到此结束。
三人走出大主任办公室,阮听竹边走边对时知渺和孙医生说:
“我周末先草拟一份投资方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清单,然后微信发给你们。你们根据自己的专业角度写一下回答思路,我们汇总之后,提炼出最佳答案,我觉得这样的效率最高。”
孙医生点头:“好。”
时知渺也是“嗯”了一声。
时间走到7点,外面的天色已然完全暗下来。
时知渺收拾好个人物品,独自下到地下停车场,却意外发现陈教授站在她的车旁。
看见她走过来,陈教授立刻抬手挥了挥。
时知渺疑惑:“陈教授,您没开车吗?这雨太大了,我送您回家吧。”
陈教授笑呵呵地说:“好啊好啊,那就麻烦你了,小时。”
时知渺解锁车辆,陈教授坐进副驾。
时知渺启动车子开出停车场,暴雨打在前挡风玻璃上,雨刮器快速摆动,划开一片又一片的水幕。
因为能见度较低,时知渺开得很慢,车内安静了一会儿,陈教授才缓缓开口:
“小时啊,你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