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九节 暴露,主动迎战,话术(保底第三更!) (第2/2页)
张建川充满信心而又略带俏皮的口吻,还有那洋溢着淡淡笑容的神情,让唐棠既心醉又迷恋,忍不住依偎在他怀中,把他搂得更紧。
“那你打算怎么做,才能让我爸我妈他们觉得你我般配,嗯,愿意接受你呢?”
唐棠不是那种随便几句话就能糊弄的不懂事女孩,她虽然相信男友的本事,但是也希望听到更可靠可信的步骤。
这也是张建川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和唐棠踏入热恋期之后,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要面对对方父母家人的审视和反对,自己现在的情形绝对是过不了关的。
无论唐棠有多么喜欢自己,她家里人的坚决反对都会给她带来巨大困扰,而她能不能坚持得住,守得云开见月明,除了她自身因素最重要外,也需要自己从外部给她的支持。
支持从何而来?只能是从自己的表现而来。
当今社会,什么最能体现一个男人的价值?
怎样才能让唐棠的父母兄长认为自己可堪造就,前程远大?
要么就是在政府内部仕途光明,甚至可以预见,要么就是自己有着雄厚的金钱底气,或者赚钱能力。
张建川甚至觉得后者恐怕都很难入唐棠父母的眼,他们这种家庭大概率更看好前者,而自己高中文凭已然成为一个最大软肋。
他想过去考自考大专本科这条路,但随即就意识到这不是个好主意。
且不说自考十多门课没那么好考,难度不小,而且就算是自己考完了也就是一个自考大专,和唐棠的全日制本科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唐家会看得上?
或许单琳这样的情形可能对一个自考大专还能接受,但唐棠这样的家庭,恐怕很难入眼。
这个时候的张建川才深刻意识到文凭如同一条鸿沟深深地横亘在自己和唐棠之间,无论自己用何种方法都很难填平。
当然,也不是说必须要文凭才能在政府内有所成就,可缺了这个东西,路就窄了很多,甚至到一定层级就再难以上走了,唐家人显然也看到了这一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家大概已经算定了自己在政府机关内没太大前程,所以才会如此坚决的拒绝唐棠和自己谈恋爱吧。
无法走这条路,那就只有另外一条路,就是搞钱。
唐家可能不太看得上这个,但是张建川却已经懵懵懂懂地感受到了一些这个时代巨变前的躁动。
十万人才下海南,股票的发行,停薪留职,……
还有1988年4月12日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一段文字描述。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这一段话或许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但张建川却在几大报刊上都看到了专门列出的这一段话,由之而来的就是《私营企业暂行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
这些种种或浅或深,由表入里的征兆,如果你把这些东西串起来认真品读,然后细细品味,就能感觉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悄然萌动发芽了。
时代在前进,或许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就像是破土而出野草嫩芽,一旦获得阳光和雨露,它便会不受约束地野蛮生长,再也没有可能将它扼杀在黑暗中了。
从量变到质变,商业社会和商业时代的到来,会让无数人感受到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的魔力无所不在。
搞钱也好,搞私营企业也好,这就是张建川看到的另外一条路,一条可以让唐家人接受自己的路。
或许唐家人看不上这些有些“庸俗”的东西,但这些“庸俗”的东西一旦实现了量变的巨大增长,或许就真的能带来质变,让他们改变看法的质变。
但这一点目前恐怕很难让唐家人接受,而唐棠也不会认同。
所以还是只能回到前一点来,只不过就需要一些话术了。
见唐棠目光里充满了期盼,张建川内心柔软如蜜,“嗯,有两条路,但我大概率觉得你会喜欢第一条路。”
****
月票是最大的动力,全订是最大的鼓励!兄弟们,老瑞周末继续努力码字,给点月票滋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