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第2/2页)
唐昭临看着两人凝重的表情,却并未显得慌乱。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她们的判断,随即从随身的行囊中取出了三张制作精巧的面具。
这面具并非寻常之物,主体以某种柔韧轻薄的黑色皮革制成,完美贴合面部轮廓,口鼻处覆盖着细密的、闪烁着暗淡金属光泽的网格,两侧还嵌有几个小巧的、如同微缩版风箱结构的过滤装置。整体造型简洁而实用,带着一种冰冷的机关造物风格,隐隐能看出他之前制作傀儡面具的影子,但明显更为复杂和专业。
“这是我根据之前制作傀儡面具的经验,结合唐门古籍中关于防护毒瘴、滤过秽气的记载,改良出的‘净息面具’。”唐昭临将其中两个递给唐昭昭和宁云栖,自己留下一个。
“我专门针对这种深埋地底、长期封闭环境可能产生的毒瘴、尸气,以及某些机关常用的毒性粉尘进行了设计。”他解释道,“内部有多层经过特殊药液浸泡的过滤层,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隔绝所有未知剧毒,但对于大部分已知的毒瘴和刺激性气体,应该能提供有效的防护,至少能极大延缓毒素侵入的速度。”
他看向宁云栖,补充道:“我知道云栖你有特殊的闭气或内息法门,或许能抵御一时。但这面具能提供持续的过滤效果,让你不必时刻分心维持内息,可以更专注于观察环境、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机关陷阱,也更为稳妥长久。”
宁云栖接过面具,入手感觉质地坚韧却不失轻便,内部结构确实精巧。她点了点头,没有推辞:“多谢,有备无患。”对于唐昭临在机关和制造方面的天赋,她早已有所了解,这面具显然是精心准备的。
唐昭昭更是毫不犹豫地接过面具,对于她这样嗅觉过于灵敏的人来说,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三人迅速将“净息面具”戴好。面具紧密贴合面部,通过过滤网和装置呼吸,那股令人窒息的“死气”果然被大大削弱,虽然仍能隐约闻到一丝土石味,但刺激感已经消失,呼吸顺畅了许多。
“好了,防护有了第一层保障。”唐昭临戴好面具后,声音透过面具传出,略带沉闷,但更显冷静,“但绝不可因此放松警惕。记住,里面必然遍布机关,我们每一步都可能是陷阱。”
他再次强调:“我走前面,用短刃探路,注意观察脚下、墙壁和头顶。云栖,你负责观察两侧和后方,随时提醒。昭昭姐,你殿后,注意聆听异常声响,并留意我们走过的路是否安全。”
他抽出那把简易的短刃,刃身在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他没有用刃尖,而是用刀柄轻轻敲击了一下洞口边缘的石壁,倾听回声,判断结构。
“入口处暂时没有发现明显的触发式机关。”他做出初步判断,随即深吸一口气,眼神透过面具变得更加锐利,“准备好,我们进去。步步为营,保持警惕!”
说罢,他不再犹豫,第一个弯腰钻入了那吞噬光线的黑暗洞口。宁云栖紧随其后,唐昭昭深吸一口气,也跟了进去。身后,石壁无声地合拢,将他们与外界彻底隔绝,只留下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未知的危险在前方等待。
通道异常狭窄,仅容一人勉强通过,两侧的石壁冰冷潮湿,触手黏滑,似乎附着着厚厚的苔藓或某种不知名的菌类。戴着“净息面具”,那股浓烈的“死气”被有效过滤,但空气依旧沉闷压抑,带着地底深处特有的、混合着矿石与腐殖质的沉重气息。
唐昭临走在最前面,几乎是半蹲着身子,每一步都极其缓慢而谨慎。他手中的短刃不断地在前方地面、两侧石壁轻轻敲击、划探,倾听声音的回馈,感受触感的异常。夜明珠微弱的光线下,可以看到他全神贯注,眼神锐利,不敢有丝毫懈怠。
宁云栖紧随其后,她几乎是贴着唐昭临的背,一手扶着侧壁保持平衡,另一只手握着匕首,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光线难以触及的两侧阴影和后方,感知着任何细微的气流变化或异常的动静。她的呼吸平稳悠长,显然也在时刻戒备。
唐昭昭殿后,除了警惕后方,她的耳朵微微翕动,努力捕捉着这死寂环境中任何不寻常的声响——滴水声、风声,甚至可能是远处传来的机关运转的细微摩擦声。同时,她也会留心脚下,确保唐昭临和宁云栖走过的地方没有留下延迟触发的陷阱。
通道并非笔直向下,而是呈现一种缓慢盘旋下降的趋势,脚下的石阶粗糙不平,布满了厚厚的尘埃,印证着这里确实已经很久没有人踏足。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传来唐昭临低沉的声音:“停。”
两人立刻停下脚步。
唐昭临手中的夜明珠照亮了前方的地面,那里出现了一道与石阶材质截然不同的、细长的金属条,横嵌在地面上,表面覆盖着尘土,若非仔细探查,极易忽略。
“压力触发板?”宁云栖低声问道。
“有可能,也可能是别的。”唐昭临没有贸然去踩踏或跨越,他蹲下身,用短刃小心地刮开金属条周围的尘土,试图观察其结构。“唐门的机关,虚实结合,有时候看似危险的地方反而是安全的,看似安全的地方却暗藏杀机。”他观察片刻,又用刀柄轻轻敲击金属条两侧的石阶,最终摇了摇头:“结
构不明,暂时无法判断。我们绕行,或者想办法破坏它。”
就在这时,唐昭昭忽然轻声道:“等等,师弟,你看那金属条旁边的墙壁。”
唐昭临和宁云栖立刻将目光投向她所指的侧壁。在夜明珠微弱的光线下,只见那金属条尽头对应的石壁上,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针孔。
“毒针孔!”唐昭临瞬间明白了,“这金属条恐怕不是直接触发脚下陷阱,而是联动墙壁内的毒针发射装置!一旦踩上去,毒针就会无声无息地射出!”
三人都是一阵后怕,唐昭临小心翼翼地用短刃尖端探入那个针孔,轻轻拨动了几下,似乎破坏了内部的某个结构,然后才示意两人:
“应该暂时解除了,但还是要小心。我们跨过去,尽量不要触碰那金属条。”
随着继续深入,那股来自地底深处的微弱震动感越来越清晰,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他们脚下不安地脉动。同时,那遥远而诡异的嗡鸣声也逐渐变得响亮、具体起来。它不再是单一的模糊声响,而是分解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低沉、持续的、如同巨大洪流在地底管道中高速奔腾的轰鸣;另一种则是更加尖锐、带有金属摩擦感的、仿佛无数生锈的精密齿轮在压力下被迫高速运转的“咔咔”声。两种声音交织,如同深渊谱写的序曲,充满了原始的力量与工业的残响,预示着前方潜藏的巨大危险。
脚下的通道不再是坚实平整的石板,开始变得崎岖不平,空气也愈发潮湿冰冷。猛然间,前方那逼仄的感觉消失了,一股更加强劲、裹挟着浓重水汽的寒风猛地扑面而来,吹得三人衣袂猎猎作响。他们仿佛从一条狭窄的血管,一下被抛入了庞大的脏器内部——他们走出了一直以来的人工密道,进入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巨大无比的天然地下溶洞!
眼前的景象让习惯了黑暗与狭窄的三人瞬间屏住了呼吸。
他们正站在一个高耸的、湿滑的岩石平台边缘,脚下便是深不见底、吞噬一切光线的黑暗深渊。这溶洞的规模远超他们的预估,向上望去,穹顶高得望不见顶,只隐约可见无数奇形怪状的巨大钟乳石如同远古巨兽的獠牙,倒悬而下,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反射着他们自身带来的微光,闪烁着诡异而冰冷的光泽。
而在溶洞的正中央,一道至少数十丈宽的地下暗河,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咆哮!河水呈现出一种近乎墨黑的颜色,翻滚着巨大的白色泡沫和漩涡,以惊人的速度冲刷着河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最终消失在视野尽头的黑暗中。这狂暴的水流声,正是他们一路听来的那低沉轰鸣的主体。
然而,真正让他们心神剧震,甚至感到一丝荒谬的,是横跨在这道死亡暗河之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