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1章 出发,去石洼山! (第1/2页)
从青岚国都城至石砚县的官道上。
一匹快马踏碎晨露,马蹄声急如鼓点,卷起一路烟尘。
三日后,石砚县衙正堂香案高设,明黄圣旨悬于梁下,鎏金大字在烛火下熠熠生辉。
阶下躬身肃立的,正是石砚县那个县太爷,官帽上的长翅微微颤抖,连带着满脸横肉都在抖三抖。
传旨太监的嗓音刺破寂静:
“朕闻尔县‘第一仙门’,诛邪扶正,惠及生民。
“惟其门庭简陋,仅以三楹茅舍为修行之所,朕心实有不忍。
“兹念其心怀苍生,德被乡野,特赐石洼山为山门永业。
“着石砚县即刻督办建门事宜,物料人力悉听调度,不得迁延!”
“恭领圣恩!”县太爷双手高举过顶,接过圣旨时颤颤悠悠、两股战战。
他自莅任石砚县二十余载,别说接圣旨,便是连传旨太监都未曾耳闻,更何况得见一面。
此刻捧着那方沉甸甸的明黄卷轴,喉头滚了几滚,望着空荡荡的正堂,竟不知该与谁言说这份从天而降的殊荣。
总不能跑去跟卖豆腐的王老汉说,咱家县出了个让皇上赐山的仙门吧?
……
“掌门,咱、咱今儿真要进石洼山啊?”瘦猴蹭到狗剩跟前,缩着脖子问,一脸不自在。
“废话。咋?你怕了?”狗剩看着他那怂样。
狗剩嘴上怼的硬气,心里却也有一丝忐忑。
对这趟进山,狗剩既期待能探寻新地盘,又难免对前路未卜心存一丝忧虑。
“谁……谁害怕了!”瘦猴脖子一硬,“我就……就问问!问问!”
狗剩和旁边的人都不知道,石洼山在瘦猴心里,是一个童年阴影。
那还是他小时候,有次饿醒了,昏头昏脑在村里瞎晃荡,晃悠上了村西头的山路,鬼使神差地往石洼山去了。
走着走着,天越走越黑。
一抬头,眼见一个浑身黢黑、个头比三个他加起来还大的东西,两只通红的眼窟窿正死死盯着他。
瘦猴浑身汗毛炸开,那点瞌睡劲早吓飞了。
“嗷——!”他嚎了一嗓子,掉头撒丫子就往山下逃命。
兴许是被孩童的尖叫嗓音惊着了,那黑家伙倒也没追。
从那回起,瘦猴说什么都不敢再往石洼山里去了。
白老头今天要带众弟子进石洼山探探路,为接下来扩建山门做准备。
由于山路艰险,赵景涵贵为三皇子,白老头再三考虑之下,决定不让赵景涵冒此险了。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留三皇子赵景涵一个人在屋内,需要人照应着。
这个光荣的重任原本落在一介书生李秀才的身上。
白老头瞥见瘦猴犹豫的脸色,慢悠悠开了口:
“咱们这三间茅草屋,总得留个妥当人守着。万一黑风寨还有漏网之鱼,趁虚而入……”
他顿了顿,转向瘦猴,“瘦猴,你跟李秀才一起看家,保护三皇子,如何?”
瘦猴一愣,心下一轻,急忙应道:“知道了师父!”
答应得干脆,可又瞄了眼旁边忙着准备的同辈们,那点雀跃里到底掺进了一丝犹豫。
……
院子里,白老头吹须瞪眼:
“看好了,为师教你们‘护身灵息’法诀。以化灵诀为基,吐纳,引动天地精气化元力,气息一转就成了护体屏障……”
他摆个架势,深吸一口气,胸前鼓起。
可一呼气,那本该凝结的灵气“噗”地一下散了,像放了一个屁。
“……”空气瞬间凝固。
白老头咳嗽一声:“气机牵引,略有滞涩。无妨,为师再来一次。”
又试了一次,这次灵气聚成一个亮影,但形状歪歪扭扭,像个破葫芦一般,一会儿鼓出一块,一会儿凹进去一块。
王铁柱看得眼珠子发直:“师父,这……这挡得住山里的野猪不?”
白老头老脸微红,但兀自嘴硬:“此乃灵力化形,妙法玄通,凡俗野猪岂能……”
话音未落,“嘭”的一声轻响,那破葫芦终究还是撑不住,溃散成一缕青烟,散于空中。
众人:“……”
“嗯……”
白老头一脸肃然,仿佛在参悟什么大道奥妙。
“法虽飘忽,意已在其中。各自习练此法,护身之效嘛……就看你们的悟性了。”
瘦猴哈哈笑出声:“师父,您这法术跟公鸡下蛋似的,光嘎嘎叫不中用啊。”
“笑个屁!”白老头踹了瘦猴一脚,“再偷懒,罚你去挑粪!都给我练!”
弟子们这才老实下来。
白老头背着手踱到一旁,眯着眼似乎又在晒太阳沉思去了。
瘦猴真偷起懒,捡根树棍捅地玩,被白老头一记烧火棍敲中脑袋,疼得跳脚。
铁柱倒是一声不吭,打起铁匠铺的呼吸节奏,“呼哧——呼哧”地练,每下呼气都如铁锤砸风,带着隐隐的力道震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