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小茶会 (第1/2页)
哈希姆河西岸,北顿阵地。
  
  先头部队已经在这里建立了稳固的防御圈,主力部队也随后从东岸开始前移。
  
  天空中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和钢铁燃烧后的焦糊味,陆凛的军靴踩在满是弹坑和残骸的废墟上,由于河堤是一个“凸”起的高地,所有放眼望去,他仿佛看见西岸广袤的阿拉伯土地正在向他招手。
  
  一股豪情从他胸口升起,看着背后跨过的大河,他下意识想要吟诵一首来直抒胸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他卡壳了,后面是啥来着?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呃,过大江之后呢?”
  
  陆凛挠了挠头,发现自己早就把那点文学素养还给语文老师了,最后只能悻悻闭上嘴,把文绉绉的念头抛在脑后。
  
  “中将,都检查过了。”
  
  法赫德小跑过来:“锡安人使用的装备虽然跟赎罪日战争时期相比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升级,但是他们的协同和反应速度比上次战争快多了。”
  
  “这是因为我们接近他们的腹地了。”陆凛捡起一块被炸飞的装甲碎片,用手指抹去上面的黑灰,“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就不再是加纳姆那时候的急袭装甲师了,而是有着完整后勤输血的战争机器!就是一辆给坦克加油的油罐车,从特拉维夫到这里一天就能跑五六个来回!”
  
  一旁的伊卜拉欣也走了过来:“现代的战争拼的就是后勤能力,一旦不能第一时间摧毁敌军的核心军事目标,那么看的就是谁家的后勤最先顶不住。”
  
  陆凛将碎块扔在地上,拍了拍手上的灰:“传我的命令。”
  
  法赫德抽出纸笔做记录。
  
  “命班达尔,率第一装甲师和‘幽灵’师(由缴获的210装备组成,伪装成锡安部队)北上,直插雅穆克河大桥!我要他不惜一切代价攻下那里,为后续部队开辟通向戈兰高地的道路!”
  
  雅穆克河是哈希姆河的支流,也是通往戈兰高地的北部门户,由锡安的中央军镇守,地理险要。
  
  “第二,通知阿拉伯第四装甲混编师,阿尔伊拉格第十机械化步兵师,立刻前出,巩固并扩大我们的登陆场,清扫防御圈内的敌人,构建纵深防御,准备应对敌军的反扑!”
  
  “最后,通告全军及后方指挥部。”陆凛顿了顿:“我们已经达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锡安人精心构建的哈希姆河防线已被我军将士突破!胜利属于阿拉伯!”
  
  法赫德笑道:“用不用加上一句,在您的领导下?”
  
  伊卜拉欣瞪了他一眼:“这你还要问出来?”
  
  “就说全军将士就好,”陆凛敲打道:“不要添油加醋!”
  
  法赫德缩了缩脖子:“明白!”
  
  ————
  
  双志,利雅得,新王宫。
  
  以沙姆斯国王为首的王公大臣们,正在与合众国的外交官亨利·理查森,进行着一场关于阿美石油公司(Aramco)股权问题的谈判。
  
  这家庞大的跨国石油公司,自伊历1358年(正史1938s),在双志的土地上打出第一口“财富之井”起,便如同一条巨大的管道,将双志地下的“黑色黄金”源源不断输往西方。
  
  时至今日,阿美石油公司每年的产值,依旧占据双志超过九成以上的总收入。
  
  但随着全球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国际上的地位越发显赫,以沙姆斯为首的王室,决定将阿美石油公司的股权逐步收归国有。
  
  当然,他们并不准备像波斯或是利尔维亚那样,使用强硬的手段对外国企业进行国有化。
  
  毕竟现阶段合众国是双志最为重要的盟友,对方手里有石油勘探和开采的技术,有销售渠道,所以双志也做好了付出一些代价的准备。
  
  再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一切都好谈。
  
  这场会议就在这种平和友好,又暗藏计较的环境下进行着。
  
  亨利·理查森对着沙姆斯国王以及穆罕穆德亲王微笑道:“陛下,合众国一直是双志最坚定的朋友和安全保障者,我们充分理解并重视贵国的诉求。不过,您也知道,我们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的合作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层面的考量。如果贵方能够在合作条件上展现出更显著的吸引力,我们将更有可能推动'美孚'等民营企业达成共识.”
  
  对此双志也早有打算,可就在财政大臣准备开口的时候,理查森的一名助手匆匆走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抱歉,各位,失陪一下.上面的电话,你们懂的,不得不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