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明末隐龙 > 祭锦大典:明末蜀地货币改革实录

祭锦大典:明末蜀地货币改革实录

祭锦大典:明末蜀地货币改革实录 (第1/2页)

崇祯七年春分,成都平原刚下完雨。官锦院的青铜钟直接按《大明会典》连敲七下!三十六面蜀锦幡摆成九宫格挂在屋檐,上面"经纬安民"四个柳体大字,每个笔画都暗藏防伪线——这可是林宇大佬特意要求的,误差超过半寸都不行!作为主祭官,他三个月前就疯狂"@"礼部,甩出官锦院库存清单和《锦币推行计划书》,终于拿到红批,现在正站在九米高的祭台上,腰间还别着武侯祠出土的蜀汉"锦官城"碑刻拓片,主打一个专业!
  
  早上五点,三十六名身穿靛青色制服的新军,排着雁翎阵入场。这些由卫所余丁改编的地方军,头盔上缠着蜀锦丝带,扛着的朱漆木箱边角镶着黄铜花纹,箱子碰撞声跟打更节奏神同步!最前面的箱子里,整整一千匹贡缎按《禹贡》"梁州贡织文"的说法码得整整齐齐,每匹都用黄绫包着,还塞了樟脑丸防蛀,这可是官锦院祖传百年的"保鲜"秘诀!
  
  林宇掀开最上面那匹明黄锦缎时,围观群众直接集体倒抽冷气!这可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贡品,《工部织造档》实锤,当年织工大佬李老司带着百人肝了三个月才完成,五爪蟒纹用苏州金线和滇南孔雀羽织的,过了四十年金线还闪瞎眼!"这匹锦工部档案都有记录!"林宇掏出盖着朱砂印的"进呈文牒","万历二十三年秋七月收讫"几个字超清晰,"今天开坛的每匹官锦都有三重认证:织造局工单、验银坊质检报告、布政使司入库章!"
  
  他转身指向临时立的石碑,新刻的《官锦院库存碑》上,一千零二十匹锦缎明细刻得明明白白:贡缎320匹,标注"万历十八年-崇祯六年造,每匹金线用量三钱二分";官缎500匹,写明"彩丝来自嘉陵江流域,每匹耗丝八两";素缎200匹,连"崇祯七年新织,经纬密度80根/平方厘米"都标出来了!"从今天起,这碑每天早上五点、下午三点各拓印一次!"林宇大声喊,"拓片贴到每个州县衙门,欢迎大家随时打假!"
  
  上午九点,四个壮汉抬出一台宫廷级花楼织机!这台将近三米高、两米宽的大家伙,正在织新款"江崖海水纹"锦缎。林宇抄起刻着"工部营造尺"的验锦竹尺就走过去,这尺子精准到毫米级,主打一个专业打假!
  
  "第一关,量宽度!"他用尺子卡刚下线的素缎,"法定二尺二寸,误差不超过半寸!去年查抄的私织锦缎,基本都偷工减料到二尺一寸以下,就为了省蚕丝!但咱官锦院的锦币,绝对足尺!"
  
  "第二关,测密度!"林宇掏出特制铜网格,每平方厘米80根经丝、45根纬丝。他把网格往缎面上一盖,阳光透过经纬线形成超整齐的光影,"那些造假的再牛,也织不出这么均匀的密度!昨天缴获的伪币,经丝才77根,纬丝直接少3根!"
  
  说完他使个眼色,织工立刻捧出三层火漆印模板。最底层"重庆府印"的阴文模板,边缘水波纹跟存档印模一模一样;中层是织工左手中指指纹模板——按匠籍制度,入职就得留指纹存档;最上层龙纹模板,用"织金妆花"工艺,龙首朝向严格按《鲁班经》方位来,"龙首偏左的,必是假货!"
  
  这时验真房突然开门,俩工匠抬出万历年间的旧织机。"这是万历三十年的'提花束综'装置!"林宇摸着编号"工织字壹拾贰号","每台织机的综眼数、提花程序,都记在《织机参数簿》里!造假的就算仿得了花纹,也复刻不了这72道提花工序!"
  
  中午十一点,祭典进入高能环节!72名在册织工穿着蓝布工装排队上台,手里拿着统一规格的三寸见方素缎碎片,边角盖着半枚火漆印,这印泥可是泸州特供的,加了蜀地艾草灰,味道独特根本没法山寨!
  
  "乡亲们看好了!"林宇举起碎片,展示边缘的小字,"这是官锦院新出的'桑锦兑换规则':拿这片就能去州县织染局换3株湖桑幼苗!"他指向东侧的桑苗堆,绿油油的幼苗根部裹着湿布,"秋天还半匹素缎就行,参考《农政全书》的'桑粮互易法'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