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别想着算计我的婚事,否则…… (第2/2页)
小的时候,每次谢宴之不开心的时候,母亲就唱这首童谣哄他。
元青看着主子的脸色好起来,心里松了一口气:不知是哪位姑娘,当真是观世音菩萨,来救他于水火之中啊。
元青正要走过去看看,谢宴之制止了他。
随后二人一跃,便站在了假山上面,有树枝挡着,能看到假山后的人又不会被发现。
元青走上前一看,假山下有两名女子,其中一人背影十分眼熟。
那个扎双丫髻的,像耗儿般,往嘴里塞零嘴儿的,不就是那个笨丫头菱角吗?
旁边的女子,眉眼温柔,气质端庄,可不就是那位清姑娘。
两人手中拿着几支梅花,想必是来这园子摘梅花的。
怎么这么不凑巧又在这儿遇见了?
自家主子不喜清姑娘,这下不知又要出什么事。
元青小心翼翼地瞥了瞥自家主子,只见谢宴之一脸的冷漠。
但脸上没有他想象中的怒意。
谢宴之看着坐在梅花树下的女子,正与旁边的丫鬟说着什么,鬓边还是那支简单的银簪。忽然那女子低眉,浅浅一笑,像春水漫过青石一般,让人心里泛起暖意。
在谢宴之的记忆里,母亲就是那样温婉的女子。
今日不知为何,她的身上还有一丝熟悉的香味,像小时候母亲锦帕上的气味。
菱儿又往嘴里塞了一口核桃道:“小姐,那个时候你多调皮呀,给夫子背上画个大乌龟,老爷还让人打了你十个板子!”
“夜里你发了热,还是夫人在床边给你唱童谣,陪着你。”
沈清念也记得她小时候十分顽皮,常常捉弄教她识字的老夫子,她嫌他太过呆板无趣。
对此,母亲总是无奈地摇摇头。
那什么时候自己变得规矩了起来呢?
从她亲眼看到父亲打了母亲那天起,为了讨父亲的喜,她努力成为一个规规矩矩的闺秀,麻木地学着父亲为她安排的琴棋书画。
她想念母亲了,方才才唱起了母亲常常给她唱的这首童谣。
沈清念略带忧伤道:“要是母亲还在身边就好了。”
菱儿安慰道:“小姐,没事,等你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就把夫人接过来,再也不分开。”
“嗯。”她抬手,隔着袖子闻了闻手腕上的合香珠,是母亲留给她的。
闻一闻这味道能让沈清念的心感到一丝慰藉。
“小姐,那边还有一些梅花。”菱儿指了指另一边。
沈清念那日随林氏出府,她沿途看见了不少卖香料的铺子,卖香囊的,还有打香菉的,却没有看见卖合香珠的铺子。
沈清念猜想,京城这边还没有人卖合香珠。
她想着这两天先做一些带在身上,看到时候有没有法子卖出去几条。
她身上银钱不多,看这梅园的梅花开得好,就想着摘一些当做香料,能省则省。
谢宴之就这样神情淡淡地看沈清念垫着脚,一支一支地摘着梅花,嗅着风中送来的缕缕幽香。
元青看着谢宴之一直盯着清姑娘摘梅花,摸了摸鼻子:爷到底想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