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回来什么,她回不来了…… (第2/2页)
那婆子听了,噗呲笑出声:“烧黑炭的小姐我可不当!”
“二夫人吩咐了,以后这浅月居只送黑炭,半月一筐。”
菱儿急了,半月一筐黑炭怎么够,以往半月都是两筐银霜炭的。小姐和她只有夜里才点炭火,也才勉强够用。
“你们这是欺负人!”
“不要我们就搬回去,我们下人房里还差一些呢。”说着这两婆子抬着炭就要走。
菱儿上前拦着,那两个婆子一下就将炭全倒在雪里,朝地上碎了一口:“呸!”
等菱儿把炭捡回来,黑炭都已经被雪水打湿,点不着了。
菱儿抽抽搭搭地哭起来:“小姐,都怪我!”
沈清念掏出帕子替菱儿擦了擦眼泪:“不怪你,这是二夫人的意思,怪我破坏了她的好事。”
今日克扣炭火,明日或许就要克扣吃食了。
“我如今已与二夫人撕破了脸皮,以后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下回别再像这样莽撞了。”
菱儿点点头,又替小姐搓了搓手,才回榻上睡去。
隔天,沈清念也称病,没去林氏的院子请安,林氏也没有找她的麻烦。日子又这样平静地过了几天。
这日,沈清念跟着苏姨娘在老夫人处问安。
沈清念得知老夫人时常头疼,夜里睡不好觉,便给老夫人做了一条合香珠。
沈清念恭敬地递上合香珠道:“老夫人,这串合香珠名为静心香,每日戴在身上,有镇定安神,助眠之妙用。”
老夫人笑着接过拿在手里瞧了瞧,这串珠子颗颗圆润饱满,细看之下,每颗珠子上雕刻有菩萨经文,足足有一百零八颗。
珠子又散发着她喜欢的沉香的香味,又混着些许檀香。
古朴的棕色让这串珠子充满了禅意。
老太太凑近闻了闻,像发现什么一样,惊喜道:“这珠子里还加了公丁香?”
沈清念点点头道:“我在这串静心香中加了沉香,檀香,公丁香还有酸枣仁和薰衣草。”
这些都是些名贵的药草香料。
“老夫人每日诵经之时,可用这串香珠代替佛珠,药味侵入身子,大有裨益。”沈清念又补了一句。
老夫人看了旁边的麽麽一眼,说道:“清丫头有如此心意,该赏。”
随后赏给了沈清念一只晴水玉镯。沈清念接过镯子看了一眼,料子不是很好,但通透无明显瑕疵。
估摸着也就有个三四两银子。
打赏她这种乡下人,确实够了。
沈清念连忙福了福身子道:“多谢老夫人。”
苏姨娘在一旁,看着沈清念立在那里乖巧的模样,心里十分满意。
沈清念眉眼间与姐姐苏婉云有些相似,每次见着,都有一种亲切之感。
在她的记忆里,姐姐也是这样一个温婉恬静,本本分分的女子。
这些年苏姨娘时常想起姐姐。
苏母去得早,姐姐像母亲一样关爱着她长大。
每每要做饭洗衣了,姐姐都自己一个人做,让她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玩耍。
当年姐姐若没有帮她逃走,现在定与自己的心上人住在自己的一方院子里,相夫教子,平静幸福。
哪轮得上那个姓沈的混蛋!
念儿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女子,她也是真心喜欢沈清念,要是昭哥儿对念儿没有那个心思就再好不过了。
苏姨娘思忖间,老夫人看向林氏:“明日是雪日宴,把清丫头也带上吧。这丫头也及笄了,去看看能不能有门好亲事。”
林氏这几日正想着怎么把这个臭丫头带过去了,老夫人这一开口,正合她意,朝着老夫人点点头:“正好呢,我也想着带清念去,给敏儿做个伴。”
沈清念本就不想去,但她现在要赶紧找个人家嫁出去,整天关在这府中,哪里能见到人呢?
这也是老夫人亲自邀请,沈清念也不好拂了老夫人的意,便也点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日,苏姨娘在府门前握住沈清念的手:“念儿,到了广德侯府万事要小心,莫失了礼。有瞧上的公子,回来跟姨母说说,姨母到时去求求老夫人。”
沈清念看着苏姨娘,乖巧地点点头:“嗯。”
看着沈清念上了马车,苏姨娘又叮嘱一句:“早点回来。”
林氏在一旁盯着那道身影,冷笑一声:回来什么,她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