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北狄二十万大军来犯 (第1/2页)
这三个人,都是朝中有名的清流干臣,为人刚正,却与谢珩并无太多交集,甚至在某些政见上,还颇为保守。
他们不是谢珩的人。
也不是任何世家的人。
他们是皇帝自己的人!
谢珩微微挑眉,看了一眼龙椅上的赵元稷。
这小子,长进了。
他这是在用自己的刀去砍人,再用他自己的人去收尾。
既展现了雷霆手段,又摆出了怀柔姿态。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
玩得漂亮。
“臣,领旨。”
谢珩躬身行礼。
那几个被点到名字的老臣出列,神情肃穆。
“臣等,领旨!”
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危机,就这么被君臣二人,一唱一和地化解于无形。
朝会散去。
刘楚玉摇着团扇,走到谢珩身边。
“我这皇弟,如今是越来越有皇帝的派头了。”
谢珩扛起那柄在三藩之乱中缴获的长兵器,扛在肩上。
“他本来就是皇帝。”
一通操作之下,短短三日,政策的推行便明显顺利起来。
然而,还没等众人松口气。
一份雁门关的军报,如同一道催命符,撕碎了建康城刚刚安稳下来的表象。
一名内侍连滚带爬地冲进御书房,嘶哑的哭喊声在大殿里回荡。
“八百里加急!陛下!雁门关八百里加急!”
赵元稷刚刚端起的茶杯,在空中停住,随即重重地砸在御案上,茶水四溅。
他才刚刚把王端那颗钉子拔掉,才刚刚享受到几天真正掌握权力的滋味。
“呈上来!”
那封沾着尘土与汗渍的军报,被一双颤抖的手展开。
北狄新任可汗阿史那雄,完成了对草原各部的整合。
他集结了十五万精锐骑兵,又裹挟了数个仆从部落,号称二十万大军,正向雁门关滚滚而来。
御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刘楚玉那张总是带着几分慵懒笑意的脸,此刻也凝重如冰。
大虞刚刚经历内乱,三藩之战的创伤还未愈合,国库虽有缴获,但兵力调动、粮草辎重,处处都是窟窿。
北狄人选择的时机,够狠毒。
“混账!”
赵元稷一拳砸在龙案上,“他们欺我大虞无人吗!”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却显得有些无力。
所有人的视线,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男人。
谢珩正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前,手指在北方的版图上缓缓移动。
“慌什么。”
他终于开口,语气平淡。
“陛下,给我两个月。”
赵元稷一愣。
“两个月?两个月后,他们的先锋都能在雁门关下牧马了!”
“不。”
谢珩的手指,在地图上一个点上重重一按。
“北狄二十万大军行动,人吃马嚼,辎重如山。他们从王庭出发,绕过大漠,抵达雁门关,最快也要两个月。”
他转身,看着面色铁青的赵元稷。
“所以,我们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刘楚玉走到他身边。
“两个月,你想做什么?神策军虽然精锐,但只有三千人,正面迎战二十万铁骑,无异于以卵击石。”
“谁说要正面迎战了?”谢珩笑了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