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的时代1979! > 第一百一十章 致敬(6.1K)

第一百一十章 致敬(6.1K)

第一百一十章 致敬(6.1K) (第2/2页)

夕阳渐渐沉到梧桐树后面,院子里的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落在三人身上。
  
  许成军把预付稿费收好。
  
  当你能力强的时候。
  
  所谓圈子,不是拉帮结派。
  
  而是像这样,前辈带着后辈,一起为了一份热爱、一份责任,把路走得更宽、更远。
  
  ——
  
  许成军兜里揣着“巨资”,又恰逢作品完成初稿。
  
  自是得吃顿好的。
  
  于是拉着许晓梅准备再访“庐州烤鸭店”,又突然想起同宿舍的梁小斌,隔壁屋的季宇以及他的室友李平意。
  
  他现在不缺钱,到也不介意叫几个朋友分享喜悦。
  
  李平意在后世相对梁小斌和季宇名气就要小一些。
  
  1985年,《上海文学》头条推出了他的《巨砚》,获得“第二届《上海文学》奖”。
  
  但是好在大家都是年轻人,性格脾气比较相当。
  
  梁小斌一听“吃烤鸭”,手里的钢笔都没来得及放下,揣着本子就往外冲,嘴里还念叨:“可算能解馋了!这几天净啃馒头,嘴里都淡出鸟了。”
  
  季宇和李平意也爽快,锁上门就跟了过来。
  
  四人刚进烤鸭店,一股子油香就裹着热气扑过来。
  
  许晓梅早找好了靠窗的桌子,面前摆着五个个空搪瓷碗,眼睛直勾勾盯着柜台里挂着的油亮烤鸭。
  
  “老板,来一只盐水鸭、一只烤鸭,三笼汤包,再来七个鸭油烧饼!”
  
  许成军拍着柜台喊,声音洪亮。
  
  五十块在手,底气就是足。
  
  老板是个络腮胡大叔,认出他是前几天来的“大作家”,笑着应道:“好嘞!给您挑只肥的!”
  
  等菜的功夫,梁小斌从兜里掏出本子,翻到写满诗行的一页,推到许成军面前:“成军,你帮我看看这几句,‘钥匙丢了’那首,我总觉得结尾差口气。”
  
  许成军刚要接,季宇先凑了过来,指着本子上的句子笑:“你这‘钥匙’比喻是妙,但少了点烟火气,不如加句咱安徽的土话,比如‘寻遍淮河两岸也没找着’,更接地气。”
  
  李平意也跟着点头,他性子慢,说话也温吞:“我觉得也是,文学这东西,离了土味就少了魂。””
  
  梁小斌摸着下巴琢磨,突然拍了下桌子:“对!菡子老师说‘写东西要接地气’,就是这个理!”
  
  “是啥啊是,我纯瞎说的!”
  
  季宇是个戏谑的,这会看梁小斌当真,头一下子大了。
  
  梁小斌狐疑的看着她,又抬头看李平易,后者也跟着点头,还两手一摊。
  
  许晓梅和许成军,没忍住“噗”的乐了。
  
  “好家伙,感情你们合起伙逗我呢,好啊!”
  
  梁小斌作势要打!
  
  好在这时老板端着鸭子过来,油汁顺着盘子边往下滴,许晓梅赶紧拿起筷子,却被许成军按住手:“先给几位哥哥分,你小,最后吃。”
  
  晓梅噘着嘴,却还是乖乖收回手。
  
  “那不行,得给咱妹先吃!”
  
  “就是!就是!”
  
  许晓梅一下子乐了。
  
  “说起来,成军你真把《红绸》给《清明》了?”
  
  季宇咬了口鸭腿,含糊不清地问。
  
  “该给啊!”
  
  许成军点头,刚要说话,梁小斌先叫了起来:“好家伙!创刊号头条!还能争取茅盾先生写按语?你这待遇,比咱们这些‘小虾米’强太多了!”
  
  “多正常,你要能写出来《红绸》,《人民文学》都得求你啊!”
  
  季宇怼梁小斌一怼一个准。
  
  “别羡慕,”
  
  许成军笑着夹了个汤包,“你们要是有好稿子,下次我帮你们——”
  
  众人抬头,眼含期待。
  
  “提提意见?”
  
  “切!”
  
  许晓梅这时终于忍不住,抓起一个鸭油烧饼咬了一大口含糊道:“你们聊文学就算了,能不能别耽误吃?烤鸭都快凉了!”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动筷子,一时间满桌都是啃骨头的声响和谈笑声。
  
  梁小斌吃着吃着,突然抬头说:“等咱以后都出了名,再回这烤鸭店聚,到时候点两只烤鸭,让老板给咱留最好的位置!”
  
  季宇笑着点头:“行!我要是写出能跟《天云山传奇》比肩的作品,就请大伙吃一年烤鸭!”
  
  许成军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年轻人的文学江湖,没有老派文人的弯弯绕,只有直来直去的建议和热气腾腾的情谊。
  
  当然还是因为许成军太强了~
  
  夕阳的光落在油亮的烤鸭上,也落在五人年轻的脸上,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光,像极了这激荡的1979年,处处都是破土而出的希望。
  
  当然,这也因为梁小斌还不知道自己晚年啥模样~
  
  “别光说不练!”
  
  许成军举起搪瓷杯,里面盛着口子酒。
  
  口子酒前身是濉溪人民酒厂,1970年易名为濉溪县酒厂,1979年更为濉溪县口子酒厂。
  
  在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优质酒,后续也屡获大奖,在安徽市场很受欢迎。
  
  “来,喝酒,祝咱们以后都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东西,也祝这烤鸭店生意兴隆,咱下次来还能吃到这么香的鸭腿!”
  
  “干杯!”
  
  四只搪瓷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满是烟火气的烤鸭店里,格外响亮。
  
  晚上回宿舍,许成军把几人把五迷三道的李平意放回床上。
  
  无奈的对视一眼。
  
  谁能想到就这浓眉大眼的、不太爱说的酒品最差。
  
  最后干脆是趟在店家睡大觉。
  
  可把几人一顿好累。
  
  许成军想着等到复旦,还是得开始上锻炼了。
  
  扶不动李平意是小事,扶不动妹子那事可就大了啊~
  
  回到宿舍,梁小斌诗兴大发,在那一顿胡咧咧。
  
  许成军无奈的扶额,这都赶上了什么人啊!
  
  就这,谁敢相信这人能写出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的《雪白的墙》!
  
  不过他哼哼的内容确实是让许成军有了些写诗的景致。
  
  这首诗不为谁而写。
  
  就为了他书中的那些英雄们。
  
  或者说平凡的普通人们。
  
  致敬
  
  作者:许成军
  
  走不尽的川黔群山
  
  隧道与铁轨
  
  数不清的工装补丁
  
  铁锤和号子
  
  接连在三线建设的画布上
  
  在岩石的铿锵里迸发火星
  
  在炸药的轰鸣中流淌热血
  
  在安全帽的阴影里藏着岁月
  
  /
  
  它们紧紧与我相拥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坚守
  
  沉默的是牺牲
  
  是在猫耳洞盘旋的蚊群
  
  是皲裂的手掌紧握着钢枪
  
  当冲锋的号角在晨雾里震颤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滚烫的忠诚
  
  /
  
  我要以塌方的碎石,简陋的工棚
  
  我要以泥泞的战壕,渗血的绷带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日夜牵挂的家国呵
  
  在艰难里挺立的家国,坚韧的家国
  
  我要以带血的誓言和你紧紧相拥
  
  因为一个信念已然铸就
  
  /
  
  一个士兵,他年轻的胸膛挺立于战火
  
  他是一个母亲的孩子,许多人的希望
  
  多少风雨在他的肩头升起又消散
  
  而把荣耀与思念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坚定地跟在红旗后冲锋
  
  踏过同样的土地,那土地掩埋过他的战友
  
  是同样的坚毅的模样镌刻在军魂里
  
  /
  
  在边境的防线多少次激昂的呐喊响彻云霄
  
  多少次跟来的是生与死的考验
  
  在庆功的礼堂人们欢呼,致敬,自豪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冰冷的钢枪
  
  再一次握紧那方红绸,融入了人民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入和平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会停歇的
  
  他从未停歇,因为那份信念已然铸就
  
  /
  
  在祖国的怀抱里,在辽阔的苍穹下
  
  在春天和秋天掠过他哨卡的时候
  
  在寂静的夜里藏着最炽热的衷肠
  
  一个老兵期待着安宁
  
  无数人民期待着幸福,
  
  而又在奋斗里坚守
  
  在身旁仍是那飘扬着的鲜红的旗帜
  
  /
  
  一样的是不灭的信仰
  
  一样的是大地上那滋养着希望的泥土
  
  而他前行从不回头迷茫
  
  /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寸山河
  
  为了他我珍藏起红绸的温度
  
  因为他,我们得以享受和平的甘甜
  
  欢呼吧,让我们在他的荣光里欢呼吧
  
  因为那份信念已然铸就
  
  /
  
  一样的是这炽热的时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崭新的国旗下散开的
  
  无尽的希冀和力量
  
  它回荡在一座座繁荣的城镇上
  
  它拂过了广袤的田野,稻浪和鸽哨
  
  一样的是这传承的,属于军人的魂魄
  
  /
  
  当我走过,站在纪念碑前凝望
  
  我凝望是为了那些不朽的名字
  
  仍在这壮丽的山河中守候
  
  守候着,我们崇高的敬意是太多了
  
  然而那份信念已然铸就
  
  然而那份信念已然铸就
  
  写完,许成军抖抖纸。
  
  满怀心事的躺在床上。
  
  半夜又突然转醒,
  
  诶,我是不是忘了点什么?
  
  此时,
  
  复旦大学教职工宿舍内,苏曼舒抱着被子又想起了许成军走前给她的三行小诗,脸又羞红了。
  
  诶,他给我写的信应该快到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