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的时代1979! > 第二章 提前握住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未来(6.2K,求月票)

第二章 提前握住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未来(6.2K,求月票)

第二章 提前握住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未来(6.2K,求月票) (第1/2页)

“路路上?”
  
  “我在许家屯就已经邮了啊。”
  
  许成军无奈地扶额。
  
  有时候你越不想看见谁,谁就越会出现你面前。
  
  怎么办?
  
  凉拌!
  
  许晓梅奇怪地看着他,信不是你在合肥邮的么?
  
  好在这姑娘是个伶俐的,看着氛围不对,果断的闭上了嘴巴!
  
  我只看八卦~
  
  看见许成军领着个扎羊角辫的姑娘往这边走。
  
  苏曼舒脚一撑地停了车,车铃“叮铃”响了声。
  
  眼神先往许成军和许晓梅亲昵的模样上瞄,眉头先皱成了小疙瘩。
  
  “许成军同志!”
  
  她声音脆生生的,还带着点委屈。
  
  “你说的信呢?我天天去传达室问,张大爷都跟我开玩笑,说‘苏同学是不是盼情书盼疯了’!”
  
  许成军头都大了。
  
  他刚还跟许晓梅吹“哥在复旦有个朋友人美心善”。
  
  这会儿被堵个正着,手不自觉摸了摸后脑勺,眼神往旁边飘。
  
  瞅着梧桐树上的麻雀都觉得亲切。
  
  “这不是……农村书信不畅通嘛!”
  
  他咳了声,努力装得一本正经。
  
  “许家屯那公社邮局,半个月才往县里送一次信,我走的时候特意让队长帮忙盯着,估计这会儿还在半路跟化肥袋子挤一块儿呢!”
  
  从前慢嘛~
  
  车、马、邮件都慢~
  
  合理吧?
  
  苏曼舒漂亮的杏眼斜睨着他,刚要追问,目光落在许晓梅身上。
  
  小姑娘穿件的确良布做的碎花裙子。
  
  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打量她,眼神里满是好奇。
  
  长得和许成军有三分相似。
  
  暂时排除成军同志另有新欢。
  
  “这位是?”
  
  苏曼舒挑眉,手指轻轻戳了戳许成军的胳膊。
  
  “你走的时候可没说带了个小尾巴。”
  
  “哦哦!”
  
  “这是我妹许晓梅。”
  
  许成军长吁一口气,赶紧打圆场,把晓梅往跟前推了推。
  
  “刚从老家来,准备在复旦图书馆帮忙,顺便复习高考。”
  
  许晓梅这才反应过来,盯着苏曼舒看了两秒,突然眼睛一亮。
  
  哥之前跟她说“上海有个特好看的姐姐”,原来就是这位!
  
  姑娘眨着漂亮的大眼睛。
  
  张嘴就喊:“嫂子好!我哥路上跟我说你可厉害了,还会帮他改论文呢!”
  
  “唰”的一下,苏曼舒的脸直接红到了耳尖。
  
  许成军笑了,谁教你的啊,晓梅?
  
  赛季助攻王?
  
  苏曼舒攥着帆布包带的手紧了紧,连耳根都泛着粉,瞪了许成军一眼,那眼神像是在说“你跟你妹胡说八道什么”,可嘴角却没忍住往上翘了点。
  
  许成军也懵啊。
  
  他就跟晓梅说“认识个厉害的姐姐”,没提别的啊!
  
  许晓梅同志怎么还会自动加戏?
  
  他赶紧打圆场:“小孩子家不懂事,乱喊的!”
  
  “谁乱喊了?”
  
  许晓梅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你不是说要跟这位姐姐好好处,以后带她回许家屯见爸妈吗?我哥从小就说,要带回家见爸妈的就是嫂子!”
  
  许成军:“.”
  
  不是你一道那淳朴劲呢,晓梅?
  
  不装了?
  
  开始展示了?
  
  多展示一下~
  
  “咳咳..”
  
  苏曼舒的脸更红了,像是抹了层胭脂,她伸手轻轻捏了捏许晓梅的脸,声音软了下来:“别听你哥瞎掰,我是你哥的学姐,叫我曼舒姐就行。”
  
  说着,她白了许成军一眼,那眼神里没什么怒气,反倒带着点娇嗔。
  
  许成军一脸无辜。
  
  “学姐?”
  
  “我不是?”
  
  这都哪跟哪啊?
  
  信不提了就行。
  
  “你来这干嘛了?”
  
  “今天经济系有不少新人来,系里忙不开,正好我在学校里住,就过来帮帮忙。这不中午要吃饭了么,过来看看,谁知道,遇到你这么个大忙人~”
  
  这语气真冲啊!
  
  什么仇什么怨~
  
  “信,我可真写了~真在路上,这次多了三首诗!”
  
  “诗诗?”
  
  苏曼舒想起临走时候那三首三行情诗,俏脸像火烧了一样。
  
  用力白了他一眼,上前扯开许成军,挎着许晓梅的胳膊。
  
  语气温柔极了。
  
  “走,晓梅,姐先带你去吃饭!”
  
  “吃完饭,一会去百货商店买笔记本,你哥说你要复习高考,正好我知道有家店的稿纸特别好用,比你哥那糙纸强十倍。”
  
  “哎!”许晓梅眼睛一亮,立马跟苏曼舒走了,走之前还回头冲许成军做了个鬼脸。
  
  又伸手向许成军勾勾手,示意跟上。
  
  “哥,我跟曼舒姐去买东西啦!”
  
  苏曼舒脚步顿了顿,没回头,只是耳根又红了几分,拉着许晓梅的手往南京路方向走,声音飘过来:“晓梅,别学你哥!这人嘴比棉裤腰还松,以后高考有啥不懂的,跟姐说,你哥那点水平,别被他带歪了!”
  
  许成军没急着动,站在原地,看着俩姑娘的背影。
  
  苏曼舒的月白衬衫和晓梅的的确良碎花裙子凑在一起,像幅透着甜气的画,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风卷着梧桐叶落在他肩上,带着点秋的凉。
  
  祈祷信抓紧到吧。
  
  不然下次再被堵,可没这么好的运气蒙混过关了。
  
  不过他突然想起个事-
  
  合肥寄的信,邮戳上是不是也是合肥啊?
  
  苏曼舒拉着许晓梅走到街角,偷偷回头看了眼,见许成军还站在原地傻笑,忍不住又白了一眼,却没忍住跟许晓梅小声说:“你哥这人,就是欠收拾,以后他要是敢欺负你,跟姐说,姐帮你收拾他!”
  
  许晓梅眼里带着狡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琢磨着。
  
  哥跟曼舒姐这样,跟书上写的一样。
  
  眼里藏着笑,嘴上还嘴硬,这就是哥说的“恋爱的酸臭味”吧?
  
  ——
  
  半晌。
  
  许成军还是决定先跟着一起吃饭,下午再带着许晓梅办理手续。
  
  至于他自己,时间还算充裕。
  
  但是看着苏曼舒奔着校门去,连忙叫住两人。
  
  “不是吃饭吗?怎么还出校门?”
  
  “晓梅好不容易来一趟,肯定得出去吃啊~”
  
  “去哪?”
  
  “荣顺馆嘛!听说最近出了不少新菜。”
  
  “这有点远了吧?”
  
  “是不是还有点奢侈了啊,富婆!”
  
  这玩意可是汪曾祺都觉得贵的馆子。
  
  1979年的荣顺馆位于HP区福佑路242号,地处城隍庙旅游区核心位置,毗邻豫园与绿波廊。
  
  以这年代的交通方式,一来一回就得两个来小时。
  
  “什么和什么啊!”
  
  苏同志一脸娇嗔。
  
  “得得得!”
  
  “晓梅下午还得办手续,以后有的是机会,校内随便吃口吧,苏老师!”
  
  许晓梅抬头看两人,心道:城里人谈朋友互相叫老师的嘛?
  
  “晓梅第一次来嘛!”
  
  苏曼舒确实是没想到办手续这一茬,光顾着见着许成军的惊、气、羞了~
  
  最后三人还是没去吃食堂,去了卿云楼留学生餐厅。
  
  1979年,复旦在邯郸校区东南角新建卿云楼作为留学生楼启用,底层设有简易餐厅,为外籍师生提供中西结合的餐食,如炒饭、罗宋汤。
  
  尽管当时设施尚不完善,但相较于普通食堂,在这个年代多了不少新鲜劲。
  
  这餐厅在80年代后逐步发展为正式的接待场所。
  
  走进餐厅。
  
  就感受到飘着股混合着黄油香与酱油味的气息。
  
  这栋爬满青藤的民国小楼,原是老教授的办公处,年初才改成专供给外籍师生与待出国人员的食堂,木质门框上还留着淡褪的“团结紧张”标语,门内却已是另一番模样。
  
  餐厅里的桌子是深棕色实木的,比普通学生食堂的水泥桌精致得多,靠窗的几张还铺着米白色格子桌布。
  
  穿藏青色卡其布工作服的服务员端着托盘穿梭,托盘里迭着白瓷盘。
  
  盘里要么是煎得微黄的番茄猪排,要么是撒了葱花的阳春面,偶尔能见到一小碟黄油面包。
  
  “先找位置坐,”
  
  苏曼舒熟门熟路往靠窗的方桌走,“这里的罗宋汤是俄式做法,就是甜菜少了点,不过比食堂的土豆汤鲜。”
  
  她转头喊服务员,声音脆生生的:“同志,三碗罗宋汤,两份扬州炒饭,再来一盘凉拌黄瓜!”
  
  服务员是个穿蓝色工装的姑娘,手里攥着个铁皮夹子,低头在单子上划:“炒饭要粮票啊,细粮票两毛一份,粗粮票也行,得加五分。”
  
  苏曼舒掏钱包的动作比许成军还快,抽出两张细粮票和几块零钱递过去。
  
  许晓梅凑过去看,眼尖发现票面上印着“SH市粮食局1979”。
  
  “曼舒姐,你这粮票还是新的!我细粮票得攒好久呢。”
  
  “家里的,”
  
  苏曼舒笑着捏了捏她的脸,余光却瞟了眼许成军。
  
  “你哥那人,估计连自己粮票放哪都记不住。”
  
  末了,还补了一句:“信也是!”
  
  许成军:“.”
  
  今天就没他说话得份。
  
  许成军刚想说点设么,邻桌突然传来一阵夹杂着中文的外语对话。
  
  许晓梅立马忘了粮票的事,顺着声音望过去。
  
  桌旁坐了两个外国人,一个皮肤黝黑,穿件花格子衬衫,袖口卷到肘弯,露出小臂上的浅疤。
  
  另一个是金发姑娘,裹着件灰绿色风衣,手里捏着本《汉语入门》。
  
  “那是留学生吧?”
  
  许晓梅小声问,眼睛里满是好奇,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近看外国人。
  
  “左边那个像日本来的,”
  
  苏曼舒压低声音,“今年年学校来了几个日本学生,短期研修的。右边那个应该是美国的,上个月资料室见过。”
  
  1979年复旦以及全国高校的留学生群体中,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的学生占绝对多数,非洲、日本等其他地区的学生虽已出现,但尚未形成规模,这与外交和经济有着很大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